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擴大高職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面”等諸多措施,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作為緩解當前就業壓力、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受到兩會代表委員熱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今年高職院校考試招生大規模擴招100萬人,并設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民建主委李修松表示,職業教育承擔著培養大國工匠的責任。應加快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修訂,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體現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教育與培訓”并行的特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能大師、茂名分公司首席技師張恒珍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健康發展的提案》。她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發揮職業院校職能、提供高起點人才的同時,國家應鼓勵企業發揮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主體功能,充分利用企業的基礎設施、真實具體的實操體驗和環境以及人才資源,提供高技能人才學習、實踐、創新、成果轉化的平臺,推動高技能人才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繼雙說,加快高技能人才梯隊培養,企業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沈鼓集團愿提供實訓場地,為職業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創造條件、提供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化工教育協會副會長、奧克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也提交了《關于加強我國石油和化工職業教育的提案》。他說,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匯集了1900余萬產業大軍,約30萬家生產企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產業,對相關職業教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需求。他建議,建立健全國家石油和化工職業教育制度體系,規劃提高石油和化工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推進石油和化工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完善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支持國家開放大學石油和化工學院建設,并支持共享有關數字資源,探索建立緊密對接當代石油和化工產業鏈、創新鏈的學科專業體系,大力發展化工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和化工新材料等緊缺的學科專業。
張恒珍還建議,打通技能人才成長通道,按照三支人才隊伍平行發展原則,將技能人才設定為不同級別,根據級別制定相應的津貼及職位職責。國家要適當加大對技能人才各類獎項的獎勵,增強技術工人榮譽感;落實好消除歧視的各項政策,為技術技能人才體面工作、迅速成長創造良好條件。(記者 陳菲)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