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完善學術評價 教書育人是“首責”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30





    4月19日,清華大學“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工作推進會”現場。圖/清華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近日,清華大學召開“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工作推進會”,正式發布《清華大學關于完善學術評價制度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建立突出質量貢獻的學術評價制度

      清華大學發布的《意見》強調,要克服學術評價中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傾向,建立重師德師風、重真才實學、重質量貢獻的評價導向。

      《意見》明確,要實施分類評價,尊重學科差異,根據各學科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學術評價標準。《意見》同時指出,要強化學術共同體意識,加強學術共同體建設,提升學術共同體在學術評價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意見》還強調,要根據學科發展規律、發展目標和發展現狀,制定與之相符合的成果認定、人才引進、職務晉升等方面的評價標準;要把教書育人的投入與成效納入教師學術評價體系。《意見》明確了“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學術責任”。

      此外《意見》明確,要建立突出質量貢獻的學術評價制度,堅持以能力、質量、貢獻評價人才,強調學術水平和實際貢獻,突出代表性成果在學術評價中的重要性。《意見》還鼓勵教師以高質量的學術成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支持教師參與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并作出實質性貢獻。

      在評價主體方面,《意見》強調要進一步發揮學術共同體的作用,增強學術共同體的自律,尊重學術共同體的學術判斷,發揮學術共同體在學術標準制定和學術評價過程中的作用,完善各類學術組織和學術機構的職責和工作規程。

      面向學生,《意見》提出,要完善以促進全面發展為目標的學生評價制度,著重培養學生學術志趣、科學精神和學術能力,完善學生評獎評優機制;以提升質量為導向,完善學位論文的學術評價標準。

      就學術文化建設方面《意見》指出,要營造寬松包容的學術環境,鼓勵師生自由探索;同時堅守學術道德,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

      相關任務年底前全部完成

      推進會上,校長邱勇強調,《意見》為全校的統領性文件,涉及全校相關制度60多項。為確保《意見》的落實,清華大學專門成立了完善學術評價制度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同時成立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工作組,保證相關工作切實執行。

      此外,清華大學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計劃,提出“七大任務”。

      一是研究制定符合學科特點的分類評價制度;二是建設基于學術責任及成就的教師評價體系;三是完善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學術評價標準;四是完善大學生榮譽獎勵體系;五是完善學校、院系各委員會工作規則;六是改革校內科技獎勵制度;七是完善學術誠信教育和懲戒制度。

      據悉,相關任務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各相關評價活動將全部按新規定實施。

      ■ 追訪

      將建專家庫保證學術評價公正性


      “之前評價教師是看論文、學術成果,這些數量多就是好老師。”清華大學科研院院長方紅衛表示,之前學術評價強調的是數量,比如強調論文數,現在強調質量和水平。如何做好質量的把關是此次新政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方紅衛表示,“數量很容易判斷,但質量的判斷難度大一點。”為落實新政,清華將研究制定符合學科特點的分類評價制度。

      目前,清華有工科、理科、文科、生命醫學學科等四大學科門類,不同學科發展情況不一,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學科內部發展也不盡相同,因此要完善科學的評價體系。

      據介紹,清華還將完善學校、院系各委員會工作規則,發揮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長聘教授委員會、教學委員會等四大委員會的作用。“要評價一個老師在國際學界的地位和水平,就要評價這個老師成果產出的質量和貢獻,這就需要學術共同體的專家、內行來做評價。”方紅衛告訴記者。

      此外,清華將改革校內科技獎勵制度。將不同學科進行分類后,選拔專門的委員會,篩選好的學術成果進行獎勵。并且,要減少評獎人員的介入,由專門的專家來評價。

      此次清華的新政強調,堅守學術道德,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在具體落實方面,清華將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學術評價標準進行完善。方紅衛介紹,“學位論文的標準,之前是要求學生在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現在標準是將數量和質量統一。學位論文的寫作過程將著重評價學生的學術志趣、科學精神和學術能力。”

      記者了解到,近期清華大學發布了《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取消了博士生在學期間必須發表學術論文的硬性要求。取而代之的要求為“博士生在學期間學術創新成果達到所在學科要求,則可提出學位申請”。

      創新性成果的考核也將下放給學院和分委員會,體現學科特性,不再做全校統一的要求。

      此外,完善學術誠信教育和懲戒制度也提上日程。方紅衛表示,誠信是學術生態和環境的底線。下一步將遴選校內外專家、開展建立專家庫,來保證學術評價的公正性。針對學術不端的處理,流程的規范工作正在進行。(記者王俊)


      轉自:新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