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普及時代不應有“精英教育情結”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5-15





      以高職擴招100萬完成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臨門一腳”,具有標志性意義。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中國社會應當拋棄從精英教育角度看待高等教育的成見,只有辦好每一所高校尤其是職業院校,才能拓寬國民的教育選擇,緩解社會的教育焦慮,解決高等教育結構和質量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5月8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8年我國高校招生790.99萬人,毛入學率達到48.1%,今年毛入學率將超過50%,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今年高職擴招100萬,成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臨門一腳”,直接推動我國高等教育邁入普及化階段。(相關報道見A6版)

      以高職擴招100萬完成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臨門一腳”,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不理解,覺得靠發展高職來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沒有什么好驕傲的。其實,這對高等教育普及化很有意義——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中國社會應當拋棄從精英教育角度看待高等教育的成見,只有辦好每一所高校尤其是職業院校,才能拓寬國民的教育選擇,緩解社會的教育焦慮,解決高等教育結構和質量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

      上述問題在我國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時就應當引起注意,但我國當年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采取的是由實施精英教育的學校擴招的政策,這一政策讓這些學校既有擴招的基礎,也有擴招的動力,從決策層到高校都覺得此路暢通。由精英教育學校擴招,快速實現了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目標,2002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就達到15%,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

      后來的結果顯示,如此擴招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在稀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同時,職業院校、民辦院校的發展空間被擠占。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高考錄取率提高,但公眾的“高考焦慮”沒有得到緩解,上大學的“獨木橋”變成了上名校的“獨木橋”。

      而對照發達國家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過程,大多是原來實施精英教育的大學并不擴招,而主要發展社區學院、職業學院,這保障了精英教育學校的辦學定位和質量,也給職業學院、社區學院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在美國,職業學院、社區學院和綜合性大學之間不存在等級高低和身份差異,社會平等對待這些高校,很多社區學院還和綜合性院校簽有轉學協議,社區學院的教學質量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

      從2002年到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規模持續擴大,從高等教育大眾化走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雖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0%,但社會的“精英教育”思維依舊十分頑固。2015年教育部作出部署,要求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轉型進行職業教育,但社會輿論普遍認為,地方本科院校轉型職業教育是“降格”,有的地方本科院校也不愿意轉型。

      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階段走向大眾化再到普及化,高校始終被等級化,教育管理者、辦學者和社會都認為,綜合性大學高人一等,職業教育、職業院校地位低,還有一些社會輿論直接把三本院校(民辦、獨立院校)和高職院校稱為“爛學校”。這樣發展高等教育,不管怎么提高毛入學率,都難以緩解社會存在的“教育焦慮”。另外,高等教育的結構和質量會與社會需求脫節,大量學校應該進行職業教育,卻按培養學術型人才的模式辦學,顯然難以保障培養質量,難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發展高職教育而不是提高本科升學率成為重點,可能會讓一些以上本科院校特別是名校為目標的學生及其家長失望,但這一戰略選擇是正確的。我國發展高等教育,不能再迎合社會的功利學歷需求,而要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科學規劃高等教育的布局,調整高等教育的結構。要淡化社會存在的學歷情結,消除學歷歧視,必須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清理歧視職業教育的政策,同時改革教育與人才評價體系,不能再是唯學歷是舉,而要唯能力是舉。


      轉自:北京青年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財政部等四部門發文 落實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

      財政部12日消息,近日財政部、教育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等四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落實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出培養單位全覆蓋、教育層次全覆蓋、公辦民辦全覆蓋、所有區域全覆蓋,并在對象、力度、分配、發...
      2017-04-13
    • 教育部長陳寶生:辦好中國高等教育要回答好六個問題

      “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種什么樹,成什么林,結什么果……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站在兩個百年目標的交匯點上,中國高等教育需要回答好六個問題。”23日,“中國共產黨創辦新型高等教育八十年”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教育部部...
      2017-09-25
    • 教育部 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2012年至2016年,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連續5年超過4%,5年累計投入13 5萬億元,超過1952年至2011年60年累計投入之和。
      2017-09-29
    • 北京不再新批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

      北京市教委日前發布《關于加強北京市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北京市將不再新審批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推動現有機構從城六區向郊區轉移,鼓勵部分機構轉型為民辦幼兒園。
      2018-01-0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