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搶籌”在線教育 融資總額超60億元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5-10





      2019年,在線教育高調開年,加上“互聯網+教育”這一概念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政策利好下,一大批資本“搶籌”在線教育。據不完全統計,在2019年1—4月,共有曉羊教育、菠蘿在線、新東方在線、火花思維、芥末留學、羊駝教育、悉之教育、北極星教育、麥禾教育、iTutorGroup麥奇數位、掌門1對1、掌門新銳、和碼編程、DaDa(噠噠英語)等47家在線教育平臺得到融資,部分披露金額,總額超過60億元人民幣。

      有項目獲投3.5億美元融資

      根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Q1中國在線教育融資數據榜》,記者看到僅今年第一季度就有38家在線教育平臺獲得融資。到了4月,另有9家在線教育平臺獲得融資,包括智卷教育、代碼星球教育、火光搖曳、洋蔥數學等,融資總額約4.5億元人民幣。

      據記者統計,今年1—4月獲投的在線教育項目輪次集中在A輪及以前,共28家,平均投資金額在千萬級。

      按單筆投資金額看,“掌門1對1”以3.5億美金融資金額居首。2月18日,在線1對1教育企業“掌門1對1”CEO張翼宣布公司已經完成3.5億美金E-1輪融資。該輪融資由CMC資本、中金甲子、中投海外直接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投資,某知名國際組織、sofina、海通國際、元生資本等機構跟投。

      據介紹,掌門1對1在垂直市場占有率接近60%,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下面幾個方面。一方面,掌門1對1將持續深耕K12在線1對1輔導領域,在科技、教研和產品方面投入專項資金。

      此外,3月28日新東方在線成功赴港上市,成為港股在線教育第一股。每股發售價格定為10.2港元,在港融資凈額約為15.67億港元。

      備受資本青睞卻又屢遭投訴

      一方面,在線教育平臺受到資本青睞,另一方面由于入局者多導致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在線教育平臺又屢遭投訴。

      在2019年第一季度全國網絡消費前20大熱點投訴問題中,在線教育相關的投訴占比約15%,主要問題為霸王條款(6.64%)、售后服務(5.49%)、退款問題(19.9%)等,包括掌門1對1、尚德機構、滬江教育、對啊網等在線教育平臺都遭遇過投訴。例如“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就接到了“對啊網”網課以多重身份套路先漲價再優惠的投訴。

      根據投訴人描述,該在線教育平臺招生套路之一就是變換多重身份獲取學員信任。銷售一人分飾兩角色,一面偽裝成已通過考試想要轉讓課程的學員,在貼吧等渠道發帖吸引人,一面則以學習規劃師的身份進一步推銷課程。除了營銷套路,在線培訓機構交錢容易,可退款難。比如上海理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停課停運,讓已經提前預付一年甚至三年學費的家長難退款。

      此外,在線教育平臺也因現常識錯誤被投訴。樂評人鄧柯連續多日在其實名認證微博上發帖,指稱某高校音樂學院教師錄制的視頻課程存在多處基礎性錯誤,分別涉及環球網校、對啊網等在線教育平臺。

      ■專家聲音

      需求+政策不斷利好在線教育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指出,受經濟、地域等因素限制,我國一直以來存在著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勻、教育結構不統一等問題。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教育資源受到的影響越來越小,互聯網+教育也正不斷推進教育一體化的進程,互聯網技術使得教育的資源得到最大效用,以高效、強互動等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用戶。

      同時,近年來相關政策的出臺為互聯網教育發展鋪平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并推動我國互聯網+教育行業的快速發展。

      “政策利好,互聯網教育成發展重點。”陳禮騰補充道,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教育方面人均的投入只是發達國家十分之一的水平。由此可見,我國線上教育目前仍然處于初級階段。而隨著家庭收入不斷提高,對教育的投入比重也在不斷加大,加上我國人口基數的優勢以及“二胎”政策的開放,我國互聯網教育的未來發展空間之大足夠超乎想象。

      獲客成本高在線教育選擇需謹慎

      “在線教育、校外培訓機構獲客成本高,所以在消費者支付費用后,一般不希望消費者退費,會在退費條款及程序上設置障礙。”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表示,在完善在線教育機構退費機制問題上,未來還需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監管力度,建立有效防范機制,同時平臺方面也需做到事前明確退款制度。

      根據國家《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而據他了解,目前大多數在線教育機構并沒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蒙慧欣表示,在線教育平臺為了吸引更多的學員,會通過多種渠道去吸引消費者,先漲價再優惠、變換多重身份招生等套路多,消費者在購買前,需多加留意。“留意價格變動,與其他教育機構進行對比,再決定是否購買。”


      轉自:重慶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在線教育迎來“變現”高峰 差異化商業路徑顯現

      2016年,在線教育已經有了相對廣泛的市場滲透率。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教育行業格局已發生明顯變化,部分領域進入冷卻期,單純的工具型、流量入口型產品已不足以支撐一種商業模式。
      2017-04-14
    • 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超千億 上萬菲律賓外教淘金

      艾瑞咨詢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國內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逐年上升,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1560 2億元,同比增長速度為27 3%。行業一共發生303起投融資案例,投融資總額約155億人民幣。
      2017-06-26
    • 讓在線教育更有溫度(人民時評)

      在線教育不是簡單地把培訓班搬到網上,它的內涵應該更加豐富。網絡在線學習日益流行,成為不少學生的自主選擇;一些在線教育機構受投資者青睞,頻頻獲得融資支持。最近一段時間,有關在線教育的話題熱度不減,引發媒體關注。
      2017-07-27
    • 聚焦·在線教育之亂,“愿打愿挨”不是理由

      在線教育市場存在“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現象,買賣雙方都有點稀里糊涂的感覺,這樣看似相安無事,實則會破壞整個行業的風氣。除了對在線教育的資質要從嚴審核外,還應對在線教育的發展采取促進性原則,體現在立法上,就表現為制定相...
      2017-08-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