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經濟學研究全球競爭力評估中心發布了《2019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這是該機構連續第3年評估并發布此報告。
據介紹,該報告課題組以論文發表篇數作為排名依據,選取了26本學界公認的頂尖經濟學期刊,并對5本綜合頂尖期刊和21本分支頂尖期刊進行不同的權重處理,最終采取期刊+作者綜合權重、期刊權重、作者權重和無任何權重四種方法進行了排名,以減少對排名方法選擇不同而導致排名差異的爭議。
表格說明:“/”表示該校概念沒有在26本期刊上發文,無法參與排名;A(B)中“A”為該校在大陸地區排名,“B”為其在全球范圍內的排名。
從榜單動態變化看,2014-2018年,擁有全球公認的經濟學研究最高水平的學校排名一直比較穩定,尤其是排名世界前15名的大學。而中國大陸領先高校依然保持著優勢,上海財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位居全國前三位。
其中,上海財經大學在2018年按綜合權重全球排名為33名,按期刊權重排名為40名,按作者權重和發表篇數分別為28名和31名,排在全國領先的位置。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幾年經濟學研究國際化較高的學校,如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世界排名均穩中有升。
發布會上,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高等研究院院長田國強教授指出,盡管經濟學研究和國際化在過去的十多年當中大規模引進人才,已經取得顯著成就,但我們和世界頂尖的經濟系差異仍然很大。在Top5期刊發文數最多的中國高校為上海財經大學,共計發文6篇,而世界第一的芝加哥大學共發文139篇,雙方有著巨大差距,中國經濟學真正成為世界一流任重道遠。
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