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刪除“升學率”指標 優化教育評價體系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1-25





      據教育部日前召開的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有關進展情況通氣會,《義務教育學校評價指標》正在制定中,“升學率”一項從指標體系中刪除,不再作為考評學校和教師的指標。

      有什么樣的考核評價制度,就有什么樣的教育。現行的教育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下,升學率是個硬指標,為了讓孩子上更好的初中或高中,不僅家長絞盡腦汁,一些地方政府和學校同樣是以升學率為量化考核依據,將升學情況與考核、績效和獎勵掛鉤成了潛規則,謀求更高的名校錄取率,并視其為教育政績。

      站在教育部門的角度來說,追求“升學率”指標加劇了應試教育的色彩,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另一方面,地方考核教育部門,教育部門考核學校,學校考核老師,升學率壓力層層加碼,到學生這一環,負擔異常繁重。

      當前,國家已經充分認識到了教育評價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扭轉應試教育唯分數論的局面,這些年的教育改革,都是在不斷減少那些很直觀但卻相對單一的量化指標,比如不公布學生成績排名等。這是革除錯誤教育政績觀的舉措,也是確保中小學減負落到實處的保障。

      當然,不是說成績不重要,而是通過考核方式的改變更全面地引導教學,走出只看分數和考試成績的誤區,更加注重思想品德、創造活力、身心健康等綜合素質。如果只講升學率,那些考試成績差的學生自然容易被邊緣化,對他們而言也不公平。

      優化教育評價體系,刪除升學率指標的確是重要一步,而刪除之后還得有更符合教育規律的衡量標準來填補空缺。創造力、體育基礎等,該考核哪些指標,該占多大的權重,都需要在實踐中逐漸調整,現在只能說淡化應試教育和減負的大方向是清晰的。

      就目前而言,除了搭建更完善的教育評價體系,至少還得從兩方面著手鞏固:其一,加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讓義務教育更公平更普惠;其二,高等教育的錄取方式同樣得更加多元化,比如加大自主招生力度等,讓高考“唯分數論”的色彩不斷淡化。


      轉自:南昌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教育觀察:“高考狀元”和“升學率”為何被熱炒?

      教育觀察:“高考狀元”和“升學率”為何被熱炒?

        2018年高考的腳步日益臨近。近日,教育部與相關單位分析、研判2018年高考安全相關工作,要求嚴禁宣傳“高考狀元”和“升學率”,一旦發現將嚴肅處理。
      2018-05-15
    • 農村學前教育:不可忽視的“最短板”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發展目標,同時指出要“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2017-03-23
    • 全國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培訓課程標準將要出臺

      3月6日,在全國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研究會第十六屆年會暨全國中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培訓工作研討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王定華宣布:“根據教師工作司的工作部署,今年將出臺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長(園長)培訓課程標準,指導各...
      2017-03-24
    • 語文教材編者還可以更“較真”

      語文不是歷史,但也要守住真的底線。我們期待,教材編者能夠更“較真”,對涉及史實的內容摳得更細。畢竟,如果連我們的教育都是虛假的,又怎能指望構筑出真誠的靈魂?
      2017-03-24

    熱點視頻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