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納雍至晴隆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六枝特大橋5月15日順利合龍。
六枝特大橋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中寨彝族布依族鄉,大橋全長2023.5米,橋面距谷底水面凈空315米,主跨徑320米,最高橋墩高196米,主橋墩高度、單跨跨徑、橋長等3項指標在同類型橋梁中均居世界第一,主橋采用的五跨預應力混凝土空腹式連續剛構梁結構形式也為世界首創。
大橋建設過程中,來自貴州路橋集團的建設團隊根據空腹式剛構橋結構的特征和受力需求,以及施工現場條件,采用了雙扣掛懸臂澆筑施工工藝,創造性地融合了拱橋、斜拉橋和連續剛構橋三種橋型施工工藝,形成了獨特的“一橋三工藝”,即空腹區下弦采用類似拱橋的扣掛懸臂澆筑工藝,上弦采用類似斜拉橋扣掛懸臂澆筑工藝,匯合后的常規梁段采用剛構橋懸臂澆筑工藝。
六枝特大橋項目總工程師周國云表示,這一創新舉措,最大限度地適應了當地地形,顯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橋梁的跨越能力,也為空腹式剛構橋施工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同時,建設者們還在施工過程中應用了“基于北斗精準定位的施工精度控制系統”“大體積混凝土智能溫控技術”“液壓爬模同步爬升與可視化調整技術”“可折疊可伸縮三角托架施工技術”等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有效提升了施工安全性和精度控制水平,成功克服了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建設運輸條件差等難題。
六枝特大橋的合龍,為納晴高速在今年內實現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納晴高速由貴州交投集團投資建設,路線全長162公里,是貴州納雍至興義高速公路(G7612)的重要組成部分,起于貴州省納雍縣寨樂鎮,經織金縣、六枝特區、水城區、晴隆縣,止于普安縣江西坡茶廠,串聯了杭瑞、廈蓉和滬昆等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建成投用后對完善貴州省境內國高路網和區域路網布局,加強貴州西部地區與外界的聯系,促進區域資源、能源開發,推動旅游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轉自: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