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浙江省臺州市舉辦的第三屆浙江西蘭花新品種大會上獲悉,通過科研聯合攻關,西蘭花品種加快“國產化”進程。中國自主育成西蘭花品種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由2017年的不足5%,現已提升至20%左右。
據了解,近10年來,西蘭花產業在中國發展迅速。然而,中國西蘭花種子供給卻長期被日本、歐洲等地的種業公司壟斷,廣大西蘭花種植戶都曾陷入“種貴”“無種”的尷尬境地。“像國外的一個品種,芝麻粒大小的種子一包10克,賣150元,還經常買不到。”浙江臨海種植戶李正龍回憶。
2018年,浙江牽頭組建國家西蘭花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組,整合國內外育種資源和技術優勢,以加快品種創新步伐,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品種,打破國外壟斷局面。
聯合攻關組首席專家李國景介紹,3年來,聯合攻關組構建完成了415份西蘭花種質材料DNA指紋圖譜庫,并育成新品種88個,2020年中國自主育成西蘭花品種推廣應用面積達23.3萬多畝,市場占有率約20%。“從全國各展示示范點種植表現和數據分析看,‘臺綠3號’‘臺綠5號’‘浙青60’等新品種相比日本品種毫不遜色,具備較強的進口替代潛力。”
據了解,隨著自主育成的西蘭花新品種增多,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外國種子的價格也隨之下降,讓更多種植戶受益。下一步,聯合攻關組還將加強繁種制種關鍵技術研究,進一步提高西蘭花國產種子產量和質量。
轉自:中國國門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