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代雜交水稻單季畝產創新紀錄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30





      9月28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坪山村,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三優2號”畝產達到1085.99公斤。這是目前為止,第三代雜交水稻取得的最高單產。


      28日,由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組織來自中科院、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的測產組在試驗田抽取了3塊田塊進行收割,最終測得畝產1085.99公斤。


      2019年,第三代雜交水稻“三優1號”曾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以單季晚稻的形式取得過畝產1046.3公斤的成績。2020年在同樣地點,“三優1號”又以雙季晚稻的形式實現了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第三代雜交水稻項目主持人李新奇介紹,這次的“三優2號”是以一季中稻的形式“參考”。


      據了解,“三優2號”在廣東、廣西、湖南、云南等多地都有試種示范點,坪山村是其中表現最優異的示范點之一。


      “這個品種不僅可以在普通大田種植,還可以作為海水稻在鹽堿地種植。”李新奇介紹,盡管“三優2號”作為海水稻種植的產量并不高,畝產大概在300公斤左右,但它的耐鹽性卻超過了1%,而目前海水稻的耐鹽性普遍在0.3%到0.6%之間。(記者 周勉、陳地)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湖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突破雜交水稻機插秧栽培技術

        把雜交水稻的種子“印刷”在紙上,再平鋪到田地里,機插雜交水稻育秧就基本完成了,種子用量少而且產量高……記者近日從湖南農業大學獲悉,該校鄒應斌教授團隊研發的“雜交稻單本密植機插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取得重大技術...
      2018-12-03
    •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30.76公斤 除了紀錄還有這些重要意義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30.76公斤 除了紀錄還有這些重要意義

      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進行的袁隆平領銜的雜交水稻雙季測產達到了畝產1530 76公斤,其中早稻619 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晚稻品種“叁優一號”911 7公斤,超過了1500公斤的預期目標。
      2020-11-05
    • 袁隆平院士團隊超級雜交水稻“超優千號”平均產1004.83公斤

      選地塊、量面積、收割、測水分、稱重……5月9日上午,在三亞國家水稻公園示范點,“超優千號”超級雜交水稻開始測產。專家組選取3個地塊同時進行收割、打谷,匯總后按照高產創建產量公式計算,最終測產結果為平均畝產1004.83公斤。
      2021-05-12
    •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分中心在大足揭牌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分中心在大足揭牌

      19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分中心在大足區拾萬鎮揭牌。作為一個雜交水稻研發、作物育種與新品種試驗示范的綜合研發平臺,該中心計劃五年選育8個左右優質品種在重慶及周邊適宜地區推廣。
      2021-07-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