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智慧農業發展研究報告》在京發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1-09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與中國人民大學智慧農業與數字鄉村發展研究中心聯合撰寫的《中國智慧農業發展研究報告——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鄉村振興》(以下簡稱《報告》)在北京正式發布。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統籌推進“三農”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部署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當前,以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和應用為核心內容的數字經濟風起云涌,給全球經濟和人們生活帶來了全方位的影響。經濟社會發展與技術范式變遷同步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變革。為有效應對經濟社會發展、人口結構變遷產生的新約束、提出的新需求,農業生產正在逐步進入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以數據為主要驅動力的數字時期,需要實現程度更深、范圍更廣的信息化變革,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向更高級別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邁進。


      《報告》從理論與實踐層面對當前中國智慧農業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與研究,完成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索:第一,明晰智慧農業的基本概念、運行邏輯與功能作用;第二,分析智慧農業的網絡與技術基礎;第三,總結以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產業的典型應用模式與實踐案例;第四,研究當前中國智慧農業面臨的約束,并提出下一步推進建議。


      《報告》認為,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創新與應用水平,推動農業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不斷邁進,既是新時期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的客觀要求,也是充分發揮廣闊農村地區作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縱深、數字化轉型與信息消費潛在市場的重要優勢的大勢所趨,同時還是“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關鍵抓手。


      《報告》指出,當前中國推進智慧農業發展中機遇與系統約束并存,適度規模化經營的框架下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國有農墾等的數字化改造,小農戶的數字技能“補課”是當前與未來一個階段中國智慧農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因此,不僅需要權衡由于數字化發展階段不同帶來的智慧農業的特殊性,也需要在廣泛吸收服務業、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確定可行的發展路徑;注重體制機制的改革與創新,不斷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企業家精神;完善“產學研”轉化機制,匯聚農業農村、工信、網信、財政、教育及科技等多方面力量,推動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標識解析及數據等數字解決方案與標準在農業農村領域的應用,積極構建符合中國“大國小農”“適度規模化”農業經營的基本結構特征、數字化發展需求的智慧農業體系。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智慧農業”讓農忙變得清閑起來

       4月正值春耕,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郊外的幾十萬畝農田里,除了一輛大型智能播種機正在播種棉花籽,一望無際的田野里竟然看不見一個農民勞作的身影。
      2019-04-29
    • 國內互聯網巨頭加快布局智慧農業

      國內互聯網巨頭加快布局智慧農業

      目前,智慧農業技術已經應用到生產監測、溫室植物種植、精準灌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諸多領域,并形成獨特優勢。更引人注目的是,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等國內互聯網巨頭一年來也紛紛加快了在智慧農業領域的布局。
      2019-04-25
    • 智慧農業呼喚新型職業農民

      智慧農業呼喚新型職業農民

      新型職業農民的人才來源在哪里?有關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每年高校畢業生都在500萬人以上,并且呈現逐年增長態勢。
      2019-04-28
    • 智慧農業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智慧農業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智能控制、衛星定位等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智能化的無人駕駛農機在田間大顯身手。
      2019-06-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