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農業”讓農忙變得清閑起來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29





      4月正值春耕,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郊外的幾十萬畝農田里,除了一輛大型智能播種機正在播種棉花籽,一望無際的田野里竟然看不見一個農民勞作的身影。 

      記者在春耕現場看到,一輛輛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多功能一體化無人駕駛精量播種機,正按照預先設定的播種線路,將一粒粒棉種精準播種到位。種地不用人,全程機械化,“智慧春耕”的出現正在讓“農忙”變得不那么緊張忙碌。 

      周潤是石河子總場的種植大戶,2018年他成立了一家農業合作社,采用機械化管理大面積耕地,開始規模化種植。合作社的46臺大型農機具管理著2.2萬畝的農田,相比過去,除了減少50%的種植成本,還節約了棉種,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農機具用北斗導航定位,行駛路程有衛星導航,一穴一粒播種棉籽,精度準、效率高,播種路線一公里范圍內不超過兩厘米誤差,每天最少播種100畝以上。”周潤說,與過去相比春播省時省力,并且方便后期實施采棉機采摘棉花。 

      春耕所用的拖拉機不需要人工駕駛,只需要在駕駛室內的北斗導航屏幕上輸入數據、方位,拖拉機就能在田地里來回穿梭,播種、鋪膜、埋土等八道工序一次完成。 

      如今,周潤的工作就是坐在離耕地十幾公里的合作社里,盯著一塊電子顯示屏。在這塊不大的屏幕上,周潤不僅可以了解每輛農機具的運行軌跡和速度,還可以通過氣象衛星在第一時間獲得實時的溫度、濕度、風力、雨量以及土壤墑情、病蟲害和災害預警信息。 

      合作社社員也是承包大戶的木國雄說:“農民種地用上了高科技,春耕不忙反而清閑了,我承包的2000畝地,從種到收只用了4個人,種田效率提高了,棉花產量也提升了。” 

      農業種植、收獲全程實現智能機械化,解放了勞動力也節約了成本,閑下來的農民進入工廠打工,還能有一份額外收益。去年,村民木愛紅將土地全部承包給合作社,自己在當地一家化肥廠當了一名產業工人,勞動強度下降了,收益卻翻倍了。 

      “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環節,大型智能農機具的應用不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也讓農業生產從‘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為新疆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新疆農墾科學院機械裝備研究所研究員王序儉說。
     
      統計數字顯示,2018年,新疆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4.6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


      轉自:新疆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國內互聯網巨頭加快布局智慧農業

      國內互聯網巨頭加快布局智慧農業

      目前,智慧農業技術已經應用到生產監測、溫室植物種植、精準灌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諸多領域,并形成獨特優勢。更引人注目的是,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等國內互聯網巨頭一年來也紛紛加快了在智慧農業領域的布局。
      2019-04-25
    • 智慧農業呼喚新型職業農民

      智慧農業呼喚新型職業農民

      新型職業農民的人才來源在哪里?有關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每年高校畢業生都在500萬人以上,并且呈現逐年增長態勢。
      2019-04-28

    熱點視頻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