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今年稻種產量將達250萬公斤 可滿足500萬畝水稻用種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9-13





      9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種子站獲悉,今年重慶稻種產量將達250萬公斤,比去年略有增加,可滿足500萬畝水稻用種,為來年全市水稻有序生產打下基礎。


      水稻制種相當于稻種“芯片”的量產,它收獲的不是糧食,而是種子,每年稻種基本在8月初完成收獲。目前,重慶市內雜交水稻制種面積達1.67萬畝,比去年增加0.64萬畝,同比增長62.1%,稻種平均畝產達150公斤。


      “今年稻種產量能夠增加,除了制種面積有所增加外,關鍵在于國家水稻制種獎補政策的扶持。”市種子站負責人張穎濤說,以墊江為例,墊江作為全市唯一的水稻制種大縣,全年稻種產量達240萬公斤,每年國家落實6000萬元資金用于水稻制種基地的專項建設。同時,當地通過落實“五項疊加”(即水稻制種大戶補貼、購買水稻制種保險、災害風險補助、制種信貸擔保、水稻制種社會化服務補助)等扶持政策,調動了制種企業以及制種大戶的積極性。


      同時,從制種組合來看,重慶今年共有48個制種組合,較去年翻了一倍,制種組合主要以宜香優系列和宜香系列為主。目前,全市有中一種業、大愛種業等6家企業在市內外進行水稻制種,15家市外企業在市內進行水稻制種;從基地來看,目前,重慶有墊江、涪陵、梁平、合川、萬州、忠縣、酉陽等區縣進行水稻制種,其中墊江、梁平兩個區縣水稻制種面積在1000畝以上。


      “不僅水稻制種規模和面積增加了,稻種的發芽率等品質也提高不少。”張穎濤說,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總隊每年開展的春秋兩季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種子打假專項行動,凈化了全市水稻制種的優良環境,打擊取締了一些從事假劣種子生產的制種企業,保證了稻種的合格率。(趙偉平 實習生 吳金鍇)


      轉自:重慶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洪湖:驗收全程機械化水稻種植試驗成果

        10月22至23日,湖北省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組水稻專業組組長、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副院長張國忠教授帶領水稻專業組成員到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開展調研指導及再生季水稻測產驗收活動。
      2018-10-31
    • 云南省低緯高原水稻種子質量 控制技術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由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的“低緯高原水稻種子質量控制技術集成創新與示范”項目,實現了從品種準入標準至繁制種、種子加工處理、規范化育秧及種子質量檢測與監管的全程技術創新和技術集成。
      2019-06-02
    • 湖北適度調整水稻種植計劃

      湖北適度調整水稻種植計劃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早稻生產的影響,湖北省今年水稻生產在穩定總播面的前提下,將盡可能壓減早稻種植面積,調增中稻和一季晚稻種植面積。
      2020-02-26
    • 高原野生稻種質資源圃在云南勐海開工

      云南國家高原野生稻種質資源圃項目,近日在位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的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西雙版納科研實驗基地開工。
      2020-11-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