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農辦等部門出臺穩定大豆生產一攬子支持政策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27





      為穩定今年大豆生產,保障種豆農民合理收益,近日中央農辦協調推動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等部門,出臺一攬子穩定大豆生產支持政策措施。


      農業農村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力擴種大豆油料,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中央農辦協調推動多部門,統籌考慮大豆市場供需形勢、比較效益和農民種植意愿等因素,形成補貼、保險、收儲協同發力的一套政策“組合拳”。這些支持政策包括:


      一是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增加補貼總額,指導東北四省區合理確定玉米大豆補貼標準,調高大豆補貼標準,并著力加大高油高產大豆支持力度。


      二是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引導大豆主產區發展大豆生產,持續鞏固和擴大穩糧擴豆成效。加大大豆金融信貸支持,支持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縣擴大覆蓋面。持續支持建設大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集群、產業強鎮。


      三是擴大東北地區耕地輪作實施面積,支持開展糧豆輪作,促進用地養地相結合,探索科學有效輪作模式,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擴種大豆。


      四是擴大黃淮海、西南、長江中下游和西北地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面積,鼓勵地方探索發展幼齡果樹、高粱等作物套種大豆種植模式。


      五是加強技術指導服務,指導農民做好大豆春耕備耕工作。對906個大豆生產縣形成“一縣一策”的綜合性提單產解決方案,聚焦100個重點縣整建制實施大豆單產提升行動,集成推廣高產高油品種和良法良機。


      六是引導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經營主體,承擔大豆生產。組織一批專業化、社會化服務主體,通過全程托管或環節托管,為大豆生產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務。


      七是加快組織大豆收儲,指導中儲糧集團公司在黑龍江、內蒙古兩個主產區新增國產大豆收購計劃,加大收儲力度,發揮市場引導作用。


      八是積極引導中儲糧集團、中糧集團等國有大型企業及規模以上大豆加工企業,與主產區市縣對接,做好大豆產銷銜接。


      九是加密大豆生產和市場調度,及時了解掌握大豆生產、收儲進度和價格情況,及時發布信息合理引導市場預期。


      十是壓緊壓實地方責任,明確2023年大豆生產目標,并納入省級黨委和政府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記者于文靜)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農業部上調2016、2017年度玉米和大豆進口預估量

      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發布“4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上調2016 17年度玉米進口量預估至100萬噸,較上月預測數調增20萬噸,主要原因是東北部分玉米加工企業開工率偏高,價格較低的烏克蘭玉米進口增加
      2017-04-12
    • 國內憂慮大豆進口 依賴度過高聽聽南北美的農民怎么說

      在日前舉行的“南北美大豆可持續生產和消費重要性暨與華貿易論壇”上,占全球大豆出口總量絕對比重的美洲六國(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巴拉圭、美國、烏拉圭)出席。
      2017-04-17
    • 大豆

      大豆"保險+期貨"試點成效顯

      近日,由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浙商期貨有限公司及其風險管理子公司浙江浙期實業有限公司共同推動的2017嫩江大豆價格保險項目進入尾聲,當前項目已產生賠付145萬元。作為大連商品交易所2017年支持的32個“保險+期貨”試點項目...
      2017-11-07
    • 大豆進口創新高 “洋大豆”審批或收緊

      有外媒報道稱,中國對進口大豆發放安全證明所花費的時間延長,可能抑制未來幾個月的買需。該報道還稱,已至少有兩批分別裝載60000噸大豆的船貨尚未取得證明,未來可能還有更多大豆進口受影響。就此,《華夏時報》記者向國家有...
      2017-11-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