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耕沃野——吉林省智慧農業為鄉村振興賦能增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6-22





      智慧與農業結合,將會產生什么樣的“火花”?


      智能“鐵牛”田間走一走輕松種好地,手機即可實時掌控農作物生長情況,無人機撒肥撒藥作業效率翻倍……這些農田沃野之上的新景象,正是緣于“智慧”對農業的加持,其為傳統農業提質增效、鄉村振興賦能提速提供了現代化解決方案。


      近幾年來,吉林省抓住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不斷成熟的有利契機,推進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等環節的集成應用,農業智能實踐愈加多元,正將吉林省農業引向前所未有的智能高效時代。


      生產智能化助力農業轉型升級


      植入了“智慧芯片”的農業,讓一粒種子,在還未播進土里時,智慧的力量便已開始顯現:


      在四平市鐵東區永發合作社,產業大數據專家組已為合作社“量身定制”了種植規劃,備耕科學又精準;


      在公主嶺市朝陽坡鎮,種糧大戶采用無人駕駛農機進行智能精播,直線定位精度可達到厘米級,誤差在2.5厘米以內,春種智能又高效;


      在吉林市永吉縣九月豐家庭農場,地面攝像頭、低空無人機和遙感衛星等多層、立體管控體系,是了解作物長勢和病蟲害的“火眼金睛”,管理精細又輕松;


      一幕幕生動的場景詮釋了數字時代下鄉土沃野的巨大變化。無論是春播夏管,還是秋收冬藏,農業生產的各環節都不乏“智慧因子”。去年,吉林省糧食產量再次突破800億斤,正向“千億斤糧食”的目標邁進,“藏糧于技”是實現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樣在去年,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智慧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為數字技術與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服務體系加快融合制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吉林省以四平市鐵東區小塔子村永發合作社、梨樹縣盧偉合作社為試點,結合耕、種、管、收全過程,集成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北斗衛星、大田物聯網、農機智能裝備等數字化手段,從基礎信息管理、資產、生產管理等7個方面開展數字改造,實現了生產智能化、管理精細化、投入品使用精準化、應用服務個性化。


      數字“智”理激發鄉村新活力


      全村農、林、水、路、田等情況全方位展示;村務、政務、通知公告可在線查看,并與村委會實現信息互動;種植養殖難題通過手機就能找專家指導……一部手機即可開啟醫療、保險、金融、農業專家咨詢、電商購物等個性化服務。


      吉林省“數字村”建設始于2021年,數量已從首批的12個試點村增加到30個,數字村應用已覆蓋369個,完成了縱向到村、到戶、到人,橫向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試點示范。兩年的實踐證明,“數字村”在助力鄉村產業發展、提高鄉村治理效能、提升農民幸福指數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基層治理工作的“觸角”之所以能夠延伸到鄉村各個角落,離不開集合海量數據、涵蓋諸多服務功能的智能平臺。2019年,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建設運營商整合32套服務“三農”的應用系統,將底層數據打通,建設一個數據中心支撐下,具備省市縣鄉村五級架構的吉林省數字農業農村云平臺(簡稱“吉農云”)。同時,為便于農民和各類主體上云應用,設計了手機應用端“吉農碼”,實名注冊人數已達48.3萬人。


      一“云”一“碼”一“村”一“社”,探索推動了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開拓新服務,引領拉動了對農服務,助力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


      多元聯合打造數字農業農村服務生態圈


      鄉村振興需要多元參與,智慧農業建設亦是如此。


      去年6月,在吉林省“共享元”數字農業農村服務聯合體建設大會上,省農村經濟信息中心、“吉農云”建設運營商——省農業綜合信息服務股份公司與31家企業簽訂“吉農云”“共享元”數字農業農村服務聯合體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值得一提的是,簽約企業涵蓋智能科技、農資農服、網絡通信、金融保險、醫療康養、休閑鄉旅、收儲物流、電子商務等11個領域。截至目前,簽約機構達到63家。


      聯合體將發揮怎樣的作用?據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聯合體依托“吉農云”平臺,以農業大數據建設應用與服務為基礎,以渠道共享、能力共享、用戶共享、數據共享、優勢互補、互促共進的方式,加快促進“共享元”成員單位與用戶之間供給與需求的融合,合力打造吉林省數字農業農村產業服務新生態。


      2022年,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聯合印發《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2022年)》,提出要鼓勵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科技創新、數字鄉村和智慧農業建設等重點產業和領域。吉林省這一聯合體的打造,正是引進全國優質資源,打造開放、共享、互惠、互利的數字農業農村服務生態圈的有力舉措,將為服務吉林省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建設,推動數字農業關鍵技術落地應用形成新發展合力。


      轉自:吉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智慧農業”讓農忙變得清閑起來

       4月正值春耕,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郊外的幾十萬畝農田里,除了一輛大型智能播種機正在播種棉花籽,一望無際的田野里竟然看不見一個農民勞作的身影。
      2019-04-29
    • 國內互聯網巨頭加快布局智慧農業

      國內互聯網巨頭加快布局智慧農業

      目前,智慧農業技術已經應用到生產監測、溫室植物種植、精準灌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諸多領域,并形成獨特優勢。更引人注目的是,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等國內互聯網巨頭一年來也紛紛加快了在智慧農業領域的布局。
      2019-04-25
    • 智慧農業呼喚新型職業農民

      智慧農業呼喚新型職業農民

      新型職業農民的人才來源在哪里?有關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每年高校畢業生都在500萬人以上,并且呈現逐年增長態勢。
      2019-04-28
    • 智慧農業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智慧農業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智能控制、衛星定位等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智能化的無人駕駛農機在田間大顯身手。
      2019-06-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