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金”沃野“豐”景滿滿“科技范兒” 冬小麥秋播按下“快進鍵”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0-29





      金秋十月,谷物金黃、瓜果飄香,沃野之上處處涌動著豐收的喜悅。目前,吉林省秋糧收獲已經近七成。近年來,吉林松原乾安縣大遐畜牧場積極推廣高產、高效種植管理模式,助力糧食增產。


      眼下,乾安縣大遐畜牧場的近4萬畝玉米迎來收獲高峰期。2024年,農場運用“水肥一體化+密植”、秸稈還田等農業高產高效技術,既節省了成本又促進了糧食穩產增產。


      以前,地處吉林西部的乾安縣十年九旱,嚴重制約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吉林省農科院根據這里的環境,對玉米全部采用水肥一體化,對作物進行“點對點”自動化精準灌溉。


      2024年,吉林省積極開展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推動高產品種擴面應用,全省高產玉米品種覆蓋面積同比增加250多萬畝。


      冬小麥秋播按下“快進鍵”


      山東菏澤糧食總產量連年穩定在150億斤以上,商品糧調出量占山東四分之一,糧食加工能力占全國七分之一。眼下,正值冬小麥播種的好時節,菏澤市定陶區積極組織開展麥田深耕、播種指導作業,為2025年夏糧豐產豐收打好基礎。


      在菏澤市定陶區冉堌鎮王先莊的田地里,大型旋耕機械正在開足馬力來回穿梭翻耕土地。隨后,伴隨著機聲隆隆,多臺小麥播種機將一粒粒飽滿的小麥種子和優質肥料播撒進土壤里。


      農業部門也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看冬小麥播種深度、行距,對小麥選種、播種量等技術要點進行講解,全力確保播種質量。


      據了解,2024年,定陶區投入各類農機具2.3萬多臺(套)參與秋種,確保高質量完成全區66萬畝冬小麥播種作業。


      500畝晚稻迎豐收 智慧農業助力顆粒歸倉


      現在,正是晚稻收獲的季節,地處安徽銅陵市江北的普濟圩農場一片金黃,豐收在望。


      優質晚稻迎豐收 大型農機收割忙


      在銅陵市江北的普濟圩農場的一塊高標準水稻田里,幾臺大型收割機正在往來穿梭作業。這一片水稻田一共500畝,這些收割機一起作業預計只要兩天半左右就能完成收割。在收割之前,農技人員也對這里的產量進行了預測,預計畝產能夠達到1400多斤。


      目前,整個普濟圩農場的水稻種植面積有8.2萬畝。這里的水稻從種植到收割能夠實現全程機械化,從旋耕機整地、插秧機插秧、植保無人機滅蟲施肥,一直到收割機收割,水稻的種植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智慧農業生產加工 有效提升大米品質


      要把剛剛收割下來的水稻加工成市場上賣的袋裝大米,還需要經過打谷、晾曬、烘干等十余道工序。按照傳統的加工方式,要想生產這樣一袋大米至少需要10天的時間。而在普濟圩農場附近,有一條處理稻谷的加工生產線,每天都能處理300噸稻谷,每小時能夠生產8噸大米。


      工作人員介紹,這條生產線涵蓋了烘干、脫殼、拋光等多道工序的加工設備。同時,這里還設有中控電腦,能夠在線控制所有設備。當出現堵塞、設備故障等問題時,電腦會自動報警,這樣一來,就能夠實現全自動生產。


      與傳統的生產方式相比,這條生產線不僅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還能夠有效控制大米的品質。生產線上設置有色選機和全景品質分析儀,能夠在線監測大米的各項指標,剔除大米中的各類雜質,這就有效地提高了出廠大米的質量。


      另外這里還有一罐棕色的小圓棒,這是用廢棄稻谷殼做成的,叫做生物質顆粒。以往傳統加工方式中產生的稻殼都會被直接丟棄,現在經過加工后能夠直接用作燃料或者肥料,這就實現了廢物回收再利用。


      晚稻收割進程過半 科技助力秋糧收儲


      這里還有6棟高大的平房糧倉,倉庫里安裝有環流熏蒸、倉儲降溫等設備,能夠嚴格控制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同時我們還了解到,倉庫里的設備大多采用的都是太陽能綠電,普濟圩農場在糧食收儲方面真正做到了“優糧優儲”“綠色儲糧”。


      據了解,銅陵市是在10月初開始晚稻收割的。目前,全市的晚稻收割進度已經過半,預計在本月底就可以基本完成全部的收割作業。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