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業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實現新躍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24





      新發表SCI/EI收錄論文4910篇,較去年增長4.9%;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68項,直接費用同比增長22.6%;牽頭完成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累計收集資源13.9萬份……這是記者1月13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2025年工作會議上獲悉的農業科技創新最新成績單。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表示,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農業農村部黨組有關要求,抓大事、強支撐、推改革,扎實推進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全力支撐"三農"重點工作,為糧食產量突破1.4萬億斤、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明顯成效、農業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作出了貢獻。


      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實現新躍升。中國農科院新發表SCI/EI收錄論文4910篇,以第一署名單位在《自然》《科學》《細胞》主刊上發表論文8篇,創歷史新高。中國農科院挖掘了全球小麥地方品種多樣性,揭示了基因組結構變異對其適應性和重大品種形成的影響;破解了優異水稻種質復粒稻多粒簇生的遺傳基礎,解開了穗粒數和粒重間負相關難題;闡明了番茄果實糖積累的調控機制,滿足了兼顧品質和產量的育種要求。同時,中國農科院還育成高油高產大豆"中豆51"、耐鹽堿小麥"航麥802"和耐鹽堿油菜"中油351"等新品種。


      科技創新基礎能力顯著增強。2024年,中國農科院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1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68項,直接費用同比增長22.6%,包括1項基礎科學中心項目、2項杰青項目、5項優青項目、11項重大類項目;搭建了以17個觀測站、1個數據總樞紐和4個數據服務高地為主體的綜合觀測體系,聚焦6類作物開展底盤實驗和拓展實驗,初步構建長期因子觀測工作數據匯交平臺,收集基礎觀測數據67萬條。


      開放合作更加廣泛深入。中國農科院牽頭參與G20、APEC等多雙邊框架下的農業科技合作事務,深度參與國際談判磋商和規則制定;牽頭完成"一帶一路"科技減貧專項三年行動方案;4項成果獲評第五屆全球減貧最佳案例。其中,草地貪夜蛾分區治理策略榮獲202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成就獎。中老植物保護聯合實驗室獲批科技部"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提出跨境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被老撾授予"特別貢獻獎"。(記者 李爭粉)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