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28省實現農機補貼普惠共享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2-05





      記者1月25日獲悉,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一控兩減三基本”等農業綠色發展要求,2017年財政部指導各地加快糧棉油糖飼等大宗作物生產和綠色環保機具敞開補貼步伐,進一步提高政策普惠共享程度。28個省份已實現補貼范圍內全部機具敞開補貼,其他省份也均選擇部分重點品目實行敞開補貼。
     
      與此同時,財政部還注重強化補貼政策支撐農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能力,將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省份由2016年的3個增加至10個。在浙江等6個省份部署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規范應用試點,助力農機化科技創新,增加補貼機具有效供給。
     
      2017年,中央財政投入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86億元,在優先保障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生產全程機械化需求基礎上,著力強化綠色生態導向,積極引導科技創新,加快推進普惠共享,切實提高服務管理水平,扶持159萬農戶購置機具187萬臺(套);進一步提升了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促進了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的提升,政策實施有序有力有效。
     
      農業部、財政部緊緊圍繞“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優化頂層設計,廢止了2005年印發的《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將農機購置補貼納入新制定的《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管理范疇;印發《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產品違規經營行為處理辦法(試行)》,從資金管理使用和違規行為查處兩個方面,進一步優化制度安排,為各地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新的更加符合實際的根本遵循方法。
     
      圍繞企業自主投檔和農戶申領補貼,進一步增強信息化支撐能力,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重慶等15個省份使用了農機購置補貼自主投檔系統,“無紙化”投檔工作順利推進;湖北、青島等省市積極探索通過手機APP申領補貼,“手機一點,補貼到卡”成為現實。
     
      此外,38個省級農機部門全部開通補貼信息公開專欄,2766個縣建立了縣級公開專欄,縣級專欄建設率達91.8%,較2016年提高5.8個百分點。組織24名專家按“雙隨機”原則開展關鍵環節工作督導檢查,針對所發現的問題,組織有關省及時整改。加強違規處理及黑名單數據庫應用,促進違規行為省際間聯動聯查。目前,已登記違規處理信息505條,黑名單信息59條,違規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氛圍已經形成。(記者 陳棟棟)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農業部發文加快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進度

      據農業部網站27日消息,農業部發布加快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通知,旨在進一步加快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進度。
      2017-07-28
    • 農業部推出多項舉措大力推進農機裝備發展

      農機的發展與應用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前提。近日,農業部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機裝備發展,促進實施“農機農藝融合”“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專項行動的實施,出臺了多項政策舉措。
      2017-10-26
    • 中國農機工業加速擁抱數字化浪潮

      當東西方工業文明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重構并融合各自的架構體系時,新一輪工業革命浪潮風起云涌,全球產業格局正醞釀新舊秩序的變革——舊格局正在被打破,新賽道尚未完全形成。
      2017-11-09
    • 我國農機化之路亮點與挑戰并存

      我國農機化之路亮點與挑戰并存

      農機裝備總量快速增長,裝備結構持續改善。截至2016年底,中國農機總動力達到9 7億千瓦,比2012年增長了20%;拖拉機保有量達到2300萬臺,聯合收獲機、插秧機保有量分別達到190萬臺和77萬臺。
      2018-01-05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