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清潔取暖應大力發展生物質能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22





      眼下北方各地正陸續進入采暖期,讓農民過一個暖冬一直是各地政府主抓的首要民生問題,應大力發展生物質能,讓生物質能在農村清潔取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近日在山東省陽信縣召開的“2018中國(陽信)生物質清潔取暖高峰論壇”上專家們達成的共識。
     
      能源化利用可為生物質兜底
     
      清潔取暖是熱點,農村清潔取暖是難點。因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倪維斗提出“六個合適”原則,即把合適的能源放在合適的地方,在合適的時代、合適的系統中和其他能源合適的配合,最終發揮合適的作用,在廣大農村地區因地制宜的發展利用生物質能符合“六個合適”原則。
     
      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吳吟力主在農村地區推廣利用生物質能清潔取暖,他認為當前“肥料化、原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利用不足以消化大量的生物質資源,能源化作為生物質能利用的兜底方式應加大力度。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委會副秘書長任彥波表示,經濟性是影響農村清潔取暖的首要因素,“燃料適配爐具”是實現農村清潔取暖最經濟、有效的措施。生物質專用爐具配套成型燃料作為一種重要的技術路徑,經濟效益、環保效益、社會效益顯著,可在農村清潔取暖中發揮更大作用。
     
      科學制定排放標準減少污染
     
      對備受關注的生物質爐具標準問題,山東省科學院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勇的看法是,相關部門不能用超低排放的標準卡生物質能,行業協會要從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修訂標準,爭取得到環保部門的認可。如果不讓用生物質采暖,農村的大量秸稈找不到出路,要認識到生物質爐具配套成型燃料取暖與燒煤、秸稈就地焚燒相比降低了許多排放量,這種進步應得到支持而不是遏制。
     
      至于生物質爐具氮氧化物排放標準的制定,清華大學教授李定凱直言,要求生物質爐具排放標準和天然氣看齊是不合理的,要立足我國能源基礎和農村用能現狀推廣利用生物質能,對于緩解能源緊張、替代農村散煤燃燒、減少秸稈焚燒、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農村環境治理等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會長、宏日新能源集團董事長洪浩表示,全球生物質能源利用在可再生能源中已達到73%,但我國仍以煤、石油為主要能源,其能源利用占比在總能源消費中高達84%,這樣的能源結構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同時,我國總碳排放超過美國和歐盟總和,中國人均碳排放為7.5噸,高于世界53%,發展利用生物質能是我國能源轉型和減少碳排放的必要措施。
     
      同樣的作用應有同樣的補貼
     
      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對煤改電、煤改氣的補貼力度高于生物質爐具,針對這一情況,山東省科學院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勇認為,現在很多地方推廣煤改電、煤改氣補貼期限是3年,相比煤改電、煤改氣,生物質能是更符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取暖方式,所以生物質取暖應該享受和改電、改氣一樣的補貼政策,甚至補貼力度應高于電和氣,以此推動行業技術創新,逐步形成市場化機制。
     
      清華大學博士單明則表示,生物質清潔取暖是比煤改電、煤改氣更加經濟的方案,推廣利用生物質能要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在燃料廠建設、設備應用、運行監控、運營保障、企業盈利等方面進行模式的創新與探索。
     
      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竇克軍建議,發展利用生物質能應加強優先選擇利用,構建生物質固體燃料交易市場,探索投融資建設合作模式,建立生物質能行業監測管理平臺,加快供熱熱價機制改革。
     
      同時李定凱也表示,生物質爐具要從低端向中高端發展,要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生物質采暖設備的節能環保性能和農戶體驗水平,應朝著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方向發展,向煤改電、煤改氣產品看齊。(劉菁)
     
      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摸索出多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中國摸索出多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中國財政部20日對外公布消息說,去年中央財政專項安排12億元人民幣,支持安徽、重慶等12個省(直轄市)開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工作。
      2017-03-21
    • 5月份農業農村經濟穩中提質 禽蛋產能依然過大

      據農業部官網消息,5月份以來,各級農業部門全力打響“三夏”攻堅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實現穩中有進、提質增效。農業結構逐步優化,質量安全水平保持高位,優質農產品供給增加。
      2017-06-21
    • 農村“三塊地”改革盼協同共進

      我國正在全面推進的眾多改革中,被稱為“三塊地”改革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備受市場關注。 人們常說,農村土地是一筆“沉睡的資產”。由于體制原因,過去農民很難從土地上取得財產...
      2017-06-29
    • 發展農村新興服務業 推進農業三產融合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1—12月,中國農產品進出口額1845 6億美元,貿易逆差385 8億美元。國家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張天佐表示,我國經濟實力已增長到世界第二,貿易額也位列世界前列,但農產品貿易仍然是逆差狀態,農業...
      2017-07-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