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農業合作顯成效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5-05





      4月18日,一個由"菌草"音譯而來的詞匯--JUNCAO成為了這一天聯合國總部內出現頻率最高的新詞匯。
     
      這一天,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和聯合國經社事務部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共同舉辦了"菌草技術:'一帶一路'倡議促進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質性貢獻"高級別會議,菌草技術廣受好評。目前,菌草項目已在"一帶一路"沿線100多個國家實施,成千上萬的當地農民通過培訓和栽培食用菌以及從事相關產業,提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狀況。
     
      該項技術由福建農林大學的科學家經過多次試驗研究,1公頃土地可以年產新鮮菌草300~500噸,鮮草用于喂養牛羊,也可栽培54種菌類。以草代木種菌菇,實現了草、菌、畜循環生產。
     
      菌草技術只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農業合作中的一個實踐。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沿線國家加快了農業合作的步伐,加強了對外合作平臺建設,推動了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的建設。尤其是在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后,中國與沿線國家農業合作更加緊密。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中國-巴新農業產業園核心區開始建設。建成后,這里將是集種植、養殖、深加工、檢驗檢疫、進出口許可、自主報關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示范園區;在烏茲別克斯坦,農林科技農業產業園內一批來自浙江建德的草莓種苗正在這里生根發芽,為推廣種植累積經驗;在烏克蘭,"楊凌自貿片區烏克蘭海外示范農場"在敖德薩掛牌,這里的黑土地將見證楊凌示范區建立的葵花、燕麥等優質農產品歐洲種植返銷基地……
     
      自古以來,農業交流和農產品貿易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合作內容。古時,在這條路上,中國引入了胡麻、石榴等作物,帶出了絲綢、茶葉等產品;今日,同樣在這條路上,中國引入了更多的原生態綠色食品,帶去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
     
      "一帶一路"沿線既有農業資源豐富的國家,也有農業資源貧乏的國家,具有較強的貿易互補性。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務鋒看來,開展農業合作依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共同訴求。沿線大部分國家對解決饑餓和貧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與營養的愿望仍然強烈。近年來,中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高,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優勢互補,能夠促進沿線國家的糧食貿易合作。
     
      "不國際,無未來。"世界批發市場聯合會主席、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會長馬增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國際合作,需要我國加強技術農民的培訓和輸出,以此提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生產水平。"建立中國技術農民的生產隊伍,成立大公司,以公司化模式來發展規模農業、技術農業、安全農業,這是農業'走出去'未來重點關注和發展的方向。"
     
      不僅如此,馬增俊還建議要積極發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的比較優勢,充分利用相關國際金融機構合作機制與渠道,加強農業資金融通,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產、加工、儲運、流通等全產業鏈環節投資。在農業合作過程中,雙方可以通過資金輸出,共建以農產品種植開發、精深加工、收購、倉儲物流為主的農業產業合作區,實現從原材料供給到銷售的縱向一體化經營,構建龐大的交通運輸能力和完善的物流網絡,推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開展農業雙向投資。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