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西藏根據實際,開展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7月24日,全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成果檢查驗收培訓會透露,截至目前,全區已基本完成360萬畝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任務。下一步,我區將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內優先建設高標準農田,確保三年內實現糧食生產功能區內高標準農田全覆蓋。
青稞生產功能區305.43萬畝
7月24日,我區舉辦全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成果檢查驗收培訓班,來自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各縣(區)近百名相關工作人員參與了此次培訓。培訓現場,達孜區農技推廣站站長扎西頓珠介紹了達孜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分的成果:“達孜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一共涉及6個鄉鎮,14個村,總劃定面積達5.16萬畝,其中青稞3.05萬畝,小麥2.11萬畝,完成了自治區下達的劃定任務。”
記者了解到,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擴張,我區耕地占用面積較大,一些城郊區域調減糧食作物產量,增加蔬菜和林果種植現象比較普遍。自2018年7月起,我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全面啟動,計劃以35個糧食主產縣(區)為重點,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360萬畝,其中青稞生產功能區305.43萬畝,小麥生產功能區54.57萬畝。
截至目前,我區已基本完成360萬畝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任務。
優先建設高標準農田
據了解,2017年,自治區印發《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實施意見》,按照要求,今年我區要全面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即地塊劃定、上圖入庫和成果驗收。對此,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總體進展順利,例如山南市重視程度高、措施有力,推進劃定工作力度大,及時解決劃定工作存在的問題;日喀則市、縣兩級落實經費有力,達到1971.12萬元;拉薩市積極推進驗收,總結經驗,為全區打造樣板工程等,這些都是劃定工作中涌現出的好典型。”
為扎實有序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要求各市和縣(區)嚴格按照國家相關部委和自治區相關部門兩級印發的劃定規程要求,統一比例尺、統一坐標系,形成代碼統一、內容完整、信息準確的劃定成果。同時,要求要做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圖庫與耕地確權登記圖庫、高標準農田建設圖庫疊加使用,做到每家每戶的每塊地上種植的目標作物一目了然、對應的糧食生產等補貼能夠精準發放、高標準農田建設布局更加清晰,確保各相關部門通過糧食生產功能區平臺,實現各項支持政策的精準落地。
針對下一步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工作的要求,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優先建設高標準農田,確保三年內實現糧食生產功能區內高標準農田全覆蓋,建成‘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穩產高產農田;其次要建立健全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管護機制,確保糧食生產功能區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用途不改變。”(記者 李海霞 實習記者 婁夢琳)
轉自:西藏農牧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