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對疫情 穩定農業生產保供基礎性作用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2-14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形勢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維持農產品正常生產和及時有效供給提出了嚴格要求。為此,要科學研判疫情形勢,抓好全國農產品生產保供工作,確保春耕工作有序開展,為疫情防控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第一,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生產供給工作。橫向上,各個省市地區應切實落實好“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強化主體責任,立足于疫情防控需要,著眼于市場需求,致力于對農業全周期中的上市期、品種結構、要素分類進行合理安排,從生產到銷售都要嚴格遵循衛生防疫部門要求,做到穩定物價,杜絕并防范“天價蔬菜”“天價肉”等現象。縱向上,從中央到地方的龍頭企業、政府部門、農業合作社、農場等應建立協同機制,圍繞抗疫情、保春耕積極開展行動,發揮好“互聯網++”的作用,共同維護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資源充足、流通穩定。切實通過橫向與縱向的協同配合,形成國家農業政策與市場支持的網格化調整,通過相關農業各環節的支持政策惠及每個具體的個人。

      第二,做好動物疫情防控和生產保供工作。一方面,對于重大動物疫病情況應按照有關預案和防治技術規范及時采取無害化處理;另一方面,應深刻把握疫情在畜牧業方面的影響,精準施策。例如部分地區對農產品流通中畜禽采取交易休市與運輸交通管制的措施,但是部分養殖戶卻因此面臨生產鏈斷裂的情況。這是因為部分中小養殖戶通過資金借貸的形式買入畜禽生產經營資料,銷售獲取利潤后進行償還。一旦產業鏈中的某一環斷裂,如受疫情影響,活禽畜交易休市,交通運輸限制銷售與流通,資金鏈斷流,那么他們將無法償還欠款。與此同時,與畜禽生產相關的互補行業,如飼料、畜禽種苗行業也勢必受到影響。因此,應把握疫情在農業生產不同方面的影響,精準施策。此次疫情帶來的影響在肉類、禽類上截然不同。以豬肉為代表的傳統肉類價格在國家宏觀政策調控下雖然穩中有降,整體高價趨勢依然穩定,但禽類可能會面臨明顯經營壓力,因此要做好畜牧業的穩產保供工作,分類施策。

      第三,做好農業農村監測和預警工作,穩定生產。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所打下的基礎有利于疫情傳播的阻斷。在疫情防控中,要在管控好流動人員基礎上,持續改善環境衛生,依據疫情情勢,動態把握春耕節奏,松緊有序、張弛有度;在滿足農村基本生活自給自足的同時,強化基層黨組織、衛生防疫部門的聯動作用,著力提升綜合研判能力,做好消費情況、市場價格、疫情態勢的監測預警工作。

      第四,充分發揮農村流動人口作用,保障春耕工作開展。春節伊始,南北方農業生產工作已進入生產準備階段。當前受疫情影響,高速公路管制措施仍在繼續,人員、農資流通情勢復雜。在立足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要做好春耕準備工作。與此同時,此次疫情的暴發使很多農民工推遲了進城務工時間,農村勞動力數量增多。因此,基層黨組織應在動態中平衡用工難的調劑空間,組織動員農民工抓住頓滯鄉間的契機,就近參與春耕工作,規模經營主體應錯時采收,分散人流,輪流用工,做好防控疫情、穩產保供工作。


      轉自:農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重慶銅梁:為農業生產裝上“智慧大腦”

      “‘神農大腦’是全國首個服務農業全產業鏈的綜合平臺。”據銅梁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依托農業大數據構建的“農業大腦”,以精準需求帶動精準供給。
      2019-08-30
    • 補足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短板

      補足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短板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更有效、更便捷的要素配置方式。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逐步貫通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和農業產業鏈全過程,正朝著服務農業全產業鏈、支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方向發展。
      2020-02-07

    熱點視頻

    進駐武漢48小時內,齊魯醫院醫療隊編寫了一本方言手冊 進駐武漢48小時內,齊魯醫院醫療隊編寫了一本方言手冊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