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交通”獲政策力挺 氫能成重頭戲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5-13





      “新能源+交通”獲政策力挺 氫能成重頭戲

      探索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制氫利用


      “可再生能源發展需要不斷創新發展模式,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發展和多元化開發利用,特別是交通行業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5月12日,在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舉行的交通能源轉型產業研討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建議,加快新能源和交通等融合發展項目的推廣應用,探索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制氫的利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也在會上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將與相關部門加強統籌,共同施策。其中包括,實施氫燃料汽車、電池汽車應用示范,鼓勵換電模式創新發展。同時,開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同發展試點,以及新能源汽車電網能量互動試驗示范等工作,統籌新能源汽車與風力、光伏發電等協同調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此外,加快加氫領域的建設,推出優惠政策,并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新能源汽車投資的窗口指導,減少盲目投資,避免重復建設。


      截至2020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規模達9.3億千瓦,占總裝機規模42.2%。“十四五”期間,新能源將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就地利用與外送消納并舉的方式,但當前土地因素已經成為制約新能源發展,特別是在中東部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王大鵬認為,服務區、加油站等區域具有大量可利用的土地資源,具備開展“光伏+”等新能源分布式開發和就近利用的有利條件。


      同時,推進電動汽車的融合發展,是破解當前新能源消納問題的重要措施。王大鵬表示,未來隨著電動車汽車應用進一步擴大,電動汽車功率將十分可觀,通過管理將分散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進行整合,通過市場交易,促進可再生能源與電動汽車充換電匹配,實現車電互聯,將提高新能源發展水平,也將大大提高交通領域的新能源占比。


      氫能是零碳清潔的能源載體,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不僅是清潔制氫的重要路線,且是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和大規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王大鵬稱,“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持續降低,可以探索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的產業發展,推廣燃料電池在工礦區、港區、船舶重點產業園區的示范應用,提高交通領域的綠氫比例。在現代化工產業基礎較好的地區也可以重點開展能源化工綠氫替代。(記者 王璐)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氫能產業投資進入爆發期:多地布局氫能小鎮

      在地方政府紛紛布局之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一些企業也瞄準時機轉型,朝氫能“撲了上去”。
      2017-11-10
    • 我國氫能商業化拉開帷幕 煤炭清潔利用方式更多元

      前不久,由國家能源集團牽頭,聯合17家能源、裝備制造、交通運輸、冶金材料等行業的大型企業、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共同發起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成立。
      2018-03-01
    • 氫能產業加速起跑 萬億規模蓄勢待發

      氫能產業加速起跑 萬億規模蓄勢待發

      國家發改委在《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修訂版)中也相應增加了“加強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內容。這意味著國家層面開始重視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
      2019-03-30
    • 譜寫我國氫能產業科學發展藍圖

      譜寫我國氫能產業科學發展藍圖

      近年來,氫能產業的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備受關注。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是促進經濟社會實現低碳環保發展的重要創新技術,多國政府皆已出臺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戰略路線圖,將發展氫能產業提升到國家能源戰略高度。
      2019-06-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