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能源集團一季度生產煤炭1.52億噸 同比增長6.7%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4-15





      國家能源集團日前舉行“首季開門紅,助力穩增長”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一季度,國家能源集團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生產煤炭1.52億噸,同比增長6.7%;煤炭銷量1.96億噸;發電量完成2742億千瓦時,其中,火電發電量完成23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鐵路煤炭運輸量完成1.17億噸;兩港自有煤炭裝船量完成5922萬噸;船舶煤炭運輸量完成5604萬噸,同比增長13.3%;化工品生產量完成771萬噸;經營業績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有效助力國民經濟穩增長。


      國家能源集團新聞發言人張玉新表示,一季度集團生產運營主要呈現四方面特點:


      一是能源保供任務圓滿完成。國家能源集團把能源保供作為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煤炭板塊挖潛提效、噸煤必爭,一季度自產煤量突破1.5億噸,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集團所屬神東煤炭、準能集團、包頭能源、榆林能源、神延煤炭、國神公司、新疆公司等煤炭企業做好煤礦高負荷生產形勢下的采掘接續,加快推進后續資源開發,高質量完成重點保供任務。電力板塊各機組應啟盡啟、應發盡發、穩發滿發,保障安全穩定供應。其中,江蘇公司克服寒流極端天氣影響全力保障電力供應,被華東電網授予“保供突出貢獻獎”。運輸板塊科學組織、高效運行。朔黃鐵路黃大線煤炭運量同比翻番;黃驊港務在我國人工長航道史上第一次實現了5萬噸級重載船舶雙向通航,船舶在港作業時間節省兩個小時左右,港口運營效能和煤炭保供能力獲得大幅提升;航運公司同比提前12天實現貨運量突破5000萬噸,創歷史新高。


      二是穩價穩市龍頭作用有效彰顯。國家能源集團提高政治站位,發揮行業龍頭作用,堅守政策紅線、筑牢保供底線,嚴格執行國家限價政策。與此同時,集團積極開展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及履約自查工作,通過建立工作機制,層層壓實主體責任,狠抓督促落實,持續穩價穩市穩預期。


      三是一體化協同優勢充分發揮。作為集“煤電化運”為一體的綜合能源央企,集團充分發揮一體化生產組織優勢,在強化計劃管理嚴肅性的同時,開創性地在月中調整、優化月計劃,確保計劃管理的科學性。針對外購煤緊缺帶來的結構性失衡壓力,集團自產煤最大程度彌補欠量,有效保障產業鏈穩定運行和合同較好兌現。運輸企業有效應對寒潮大風和疫情影響,多家單位單日作業量創年內紀錄,包神鐵路出區煤炭資源實現最大化裝車外運。一季度,國家能源集團煤電運化關鍵指標均超額完成計劃任務,經營業績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四是穩增長與轉型發展工作統籌推進。國家能源集團一季度累計完成投資191.6億元,同比增長66.4%。其中,新能源完成投資80.8億元,同比增長99.4%,展現良好發展勢頭。同時面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等領域的低碳綠色轉型進一步提速。龍源電力、國華投資、國電電力三大新能源主力加快推動山東、江蘇等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全國首座光伏直供換電站——國家能源集團寧夏寧東公司“換電重卡綠色交通(物流)示范項目”正式開工;青海瑪爾擋“水光蓄儲”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一體化能源基地、四川雙江口大渡河流域控制性龍頭水庫工程等項目有序推動;榆林和哈密煤油化新材料示范基地項目、榆林5萬噸級PGA(可降解塑料)示范項目等加快推進。在煤電領域創新驅動更強,首次實現40兆瓦等級燃煤鍋爐氨混燃比例為35%的中試驗證,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火電行業低碳燃燒技術的突破;國內最大煤電5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與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技術研究及示范工程如期開工;煤礦智能化水平穩步提升,煤礦智能化技術及建設覆蓋率達87%。(記者 馬曉敏)


      轉自:中國礦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煤炭業將推市場化債轉股示范性案例

      “煤炭行業可能會推出十個企業的市場化債轉股案例。”知情人士近日透露,銀監會與有關協會正在研究煤炭企業降杠桿等事宜,計劃推出一些示范性案例。
      2017-03-23
    • 發改委:加快退出長期停工停產的煤炭“僵尸企業”

      據發改委網站消息,3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煤炭行業去產能穩供應工作座談會。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要求,2017年煤炭去產能工作要更加嚴格按照標準去產能,加快退出長期停工停產的“僵尸企業”、安全保...
      2017-03-24
    • 發改委:五舉措抓好今年煤炭去產能工作

      國家發改委近日召開的煤炭行業去產能穩供應工作座談會指出,《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明確今年要退出煤炭產能1 5億噸以上。
      2017-03-27
    • 超五成煤炭鋼鐵上市公司預虧 去產能任重道遠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同樣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落實之年。去產能作為2016年經濟五大任務之首,不僅政策持續加碼,目標也愈發清晰。
      2017-03-3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