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重點在種業改革


    來源:第一農經   時間:2017-04-07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一方面是去產能,一方面是提升農業生產力。2016年,以玉米為重點的種植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并將在2017年成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而提升農業生產力的根本在于種子,業內普遍認為,種業將首先從農業供給側改革中受益。


      種業改革是重點方向


      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工作會議指出,“農業要有競爭力,必須種子有競爭力。”中國種子協會秘書長李立秋認為,種業改革將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從我國種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形勢不是很樂觀。受此前農業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的影響,種植業的利潤有所下滑,種業也不例外。目前,我國種業正處在爬坡階段,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利好種業是可以預見的。


      李立秋指出,我國種業改革將著力于從研發到銷售的一體化,以新技術為驅動,實現從追求產量到追求優質、安全、綠色的轉換。要重視發展特色農產品種子,向大市場方向邁進;研發更多適應現代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生產的種子是重要方向,這將從源頭上降低農業成本;增加技術含量、提高種子質量,致力于研發口味更優、抗性更強的品種,從而提升競爭力。


      玉米種子企業將經歷陣痛


      玉米是種子銷售占比最大的部分,種植面積調減將對種業的整體銷量形成沖擊。對此,李立秋指出,在調減要求剛出臺的2015年,中國種子協會就向業內企業發出預警。不過,仍有部分企業未及時調整產能,產生了庫存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認為,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要把種植業和養殖業結合起來,把傳統概念中的玉米調整為青貯玉米,發展養牛、養羊等養殖業。李立秋指出,青貯玉米受“糧改飼”的影響,市場不斷擴大,一些種子企業可以抓住這一契機,在“糧改飼”重點發展區域進行訂單生產,同時利用國家的補貼政策,引導企業轉型。


      種業板塊面臨機遇


      數據顯示,我國的種業集中度遠低于發達國家。2015年,國內前50強企業的市占率是35%,而2014年全球前四大種子企業的市占率是49%,差距明顯。2011年,在種業被確定為國家戰略核心產業之后,政策在科研體制管理、品種審定管理、促進事企合作、金融支持等多個方面發力,以支持大企業發展。


      李立秋認為,種業上市公司在行業中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其中登海種業擁有的品種多、市場范圍廣,技術創新力度大,能夠在調減前后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隆平高科則擁有水稻、玉米、蔬菜等多元化業務,適應的地域更廣,一直是我國種業龍頭企業。


      登海種業優良的抗性和高產的特性受到業內認同,未來推廣面積仍將繼續增長,公司業績有望在玉米價格變動的背景下穿越行業周期。隆平高科提出“種業運營+農業服務,國內市場+國外市場”四輪驅動,在國內的種業企業中,隆平高科最有可能成長為國際種業巨頭。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農業供給側改革任重道遠

      一場全國性的波及大多數農副產品價格的下跌趨勢一直在進行著,目前還看不到企穩的征兆。5月26日,搜豬網數據顯示,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6 77元 斤,較去年同期10 46元 斤下跌3 69元 斤,創下24個月以來新低。雞蛋價格更...
      2017-05-27
    • “盒飯”里的農業供給側改革

      “過陣子,我們要推出‘一盒三米’套餐,就是把五常大米,富硒鴨稻和冷礦泉稻放在一個盒飯里,讓消費者品一品,到底那個稻米最香… … ”董鑫眼里的農業供給側改革路線圖越來越清晰。
      2017-07-20
    • 農業部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民眾所望施政所向

      近年來,農業部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嚴格遵循“依法、規范、公正、廉潔、便民、高效”的原則,著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各項工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
      2017-09-11
    • 國家糧食局官員:發展生物燃料乙醇將有力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多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實施方案》 ,明確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覆蓋。
      2017-09-14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