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40年中核集團再出發:改革薪酬制度 加快資產證券化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16





      改革開放四十年,也是核工業人建設先進軍民兩用核科技工業體系的“二次創業”四十年。從核工業部到核工業總公司,到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再到與中核建合并重組,經過四十年來的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如今的中核集團擁有核工業全產業鏈自主知識產權,具備同時建造40余臺核電機組的建設能力,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擁有連續30余年不間斷從事核電建造經驗的企業,同時憑借“華龍一號”這張靚麗名片蜚聲海外。
     
      改革開放永不停步。中國吹響了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號角”,這家連續十三年獲得國資委考核A級的大型央企也站在了新的起點,誓要走上新的高度。
     
      在11月15日中核集團舉行的改革開放40周年新聞發布會上,中核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余劍鋒表示,中核集團正以軍民融合的核工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為改革方向,以“兩核”重組為契機,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治理與管理相結合的母子公司體制和管控模式,加大授權經營力度,為后續改革做好準備。
     
      對于“后續改革”,余劍鋒透露將進一步加快資產證券化步伐,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同時將進行薪酬體制改革,提高科研人員的薪酬水平。

      中核集團  薪酬制度 資產
    中核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余劍鋒
     
      關于“華龍一號”首堆
     
      有信心實現“2020年商用”目標
     
      我國核工業創建以來經歷了“以軍為主”和“軍民結合,轉向民用”兩個發展時期,核電是核工業轉民的支柱產業,是核工業的龍頭。“我國既是目前世界上核電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同時也是進口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余劍鋒表示。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中核集團表示未來五年在核相關領域進口采購需求將超過120億美元。
     
      “不過(核工業的)核心技術是從國外買不來的。”余劍鋒稱,“必須堅持以我為主,自主創新。”這一判斷擁有中核集團上下的廣泛認同,集團多位高管都曾經在公開場合講過。
     
      改革開放40年,中核集團自主設計建造了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并相繼掌握了10萬、30萬、60萬、100萬千瓦級核電技術,實現了中國核電技術的型譜化發展。在幾十年核電建設運營的成熟經驗基礎上,中核集團汲取世界先進設計理念,成功研發了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
     
      “華龍一號”是我國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采用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設計理念,提升了安全性,平衡了經濟性,是當前核電市場上接受度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也是我國核電“走出去”的重要“名片”。
     
      從以往來看,世界上三代核電技術的首堆工程都沒能實現按期建成,被稱為“首堆必拖”魔咒。福清5號機組是“華龍一號”的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其施工進展一直備受關注。
     
      “每一次去(華龍一號首堆工程)現場,都感覺非常振奮,每一次都受到鼓舞。”凌晨兩點剛剛從福清施工現場趕回北京的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在發布會上難掩內心的激動。
     
      “從首堆工程最新的進展來看,完全按照預期進度在推進。”邢繼稱,“對于可能造成工程延期的風險,我們做過周密地梳理和沙盤推演,前期的風險集中在工程設計和設備供貨。現在來看,這兩大風險都得到了很好地化解。對于2020年實現商用的目標,我們是有信心的。”
     
      “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福清5號機組,預計工期62個月,分為土建、安裝和調試三個階段。工程于2015年5月開工,2017年5月完成穹頂吊裝,從土建轉向安裝。
     
      “現在是安裝高峰期,明年就轉為調試,轉向調試的各項準備工作現在已經到位。”邢繼介紹,“首堆穹頂吊裝時提前了15天,今年‘主控室可用’和‘主管道焊接完成’兩個里程碑節點分別實現提前了60天和75天。”
     
      作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重要“名片”,全世界的潛在客戶和競爭對手都關注著“華龍一號”首堆工程。“我們在國際上推介‘華龍一號’時,很多國外潛在業主、甚至監管部門關注最多的問題就是,你們憑借什么把華龍首堆工程推進得這么順利?”邢繼稱,“中核集團是全球唯一一家30年不間斷進行核電建設的企業,我們確實走過彎路,但今天我要說我們是國際上一流的、最強的。”
     
      中核集團  薪酬制度 資產
    發布會現場
     
      關于后續改革:
     
      提高科研人員薪酬待遇、加快資產證券化步伐
     
      余劍鋒在發布會上提到,中核集團正以軍民融合的核工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為改革方向,以兩核重組為契機,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治理與管理相結合的母子公司體制和管控模式,加大授權經營力度,為后續改革做好準備。
     
      對于“后續改革”,余劍鋒也透露了一些方向,包括薪酬改革、加快資產證券化步伐、加大混改力度等。
     
      “中核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不是核電,是我們擁有的23家科研院所。”余劍鋒稱,“這些科研院所幾乎涵蓋了核工業所有產業環節。讓這23個科研院所具有國際性的創新水平,在技術上達到國際先進,這才是中核集團的愿景。”
     
      余劍鋒表示,中核集團將改革薪酬制度,提高科研人員薪酬待遇。
     
      “產業規模固然重要,但一個行業發展,更重要的是技術領先。”余劍鋒表示,“我們改革的第一項措施,就是加大對科研院所的投資,加強能力建設、條件建設,把先進的科研人才留住,把國際上先進的科研人才吸引過來。因此必須要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科研條件和工資待遇。”
     
      他透露,明年中核集團的薪酬考核辦法就要開始變化,向科研人員傾斜,向承擔國家重大專項的人員傾斜,向為集團創新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員傾斜。
     
      今年7月6日,中核集團旗下中國同輻在香港成功上市。中國同輻是中國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核技術應用企業,也是國內最大最全的放射性藥物、放射源、標記化合物研發及其推廣應用企業,具備全輻照產業鏈能力,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多所藥物中心。
     
      中國同輻是中核集團旗下第五家上市企業,不過中核集團的資產證券化不會止步于此。
     
      “我們的資產證券化還需要加油、加勁。現在中核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是60%,目標是要達到80%。”余劍鋒表示,“資產證券化是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現在這是我們的短項,下一步要加快資產證券化步伐,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記者李春暉)
     
      轉自:中國網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前2個月我國煤價止跌回升

      3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前2個月能源生產情況顯示,煤炭價格止跌回升。年初以來,隨著供暖用煤高峰的結束,煤炭行業進入傳統淡季,秦皇島港煤炭價格持續下降。
      2017-03-21
    • 兩大核電央企籌劃重組 將提升核心競爭力

      近日,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核集團)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中核建集團)正式宣布正在籌劃戰略重組。目前,兩家核電類央企重組事宜正式進入實際操作層面。
      2017-03-21
    • 1-2月火電發電量6950.98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8.06%

      據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監測的快報統計,1-2月份,全國發電量累計完成9014 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 00%。其中,水電發電量1196 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 74%;核電發電量311 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 16%;火電發電量6950 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 06%。
      2017-03-21
    • 中國最大核電項目具備商運條件

      3月15日0時30分,我國最大的核電項目陽江核電站4號機組完成所有調試工作,具備商業運營條件,這也是2017年國內首臺具備商運條件的核電機組。
      2017-03-21

    熱點視頻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發展 世界機遇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發展 世界機遇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