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從被忽視的角落走到了聚光燈下,從“裸奔”進市場發展為“賣相”十足地走到消費者眼前。作為品牌文化、市場需求與科學技術的綜合性載體,近年來,農產品包裝日益受到業界的重視,悄然間重塑著農產品的“命運軌跡”,不僅為農產品保鮮貢獻了重要力量,更有助于其提升附加值,走出產地、邁向全國市場乃至國際市場。
多元需求驅動包裝變革
對當代消費者而言,產品所呈現的“第一眼”視覺效果,往往比其味道、性價比及用途更具吸引力。然而,長期以來,農產品的包裝環節卻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少農產品包裝簡陋,直接“裸奔”進入市場,不僅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新鮮度也無法得到保障。還有一些農產品則陷入了過度包裝的誤區,包裝形式看似復雜,實則結構單一,缺乏美觀性和便攜性,不僅未能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反而因造成資源浪費,消解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優勢。
“如今,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要求正逐漸提高。”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消費者對農產品本身質量、口感和營養價值的更高要求上,也體現在其對農產品包裝的新期待上。家住河南省洛陽市的鄭女士最近正在采買年貨,土特產成為她購物清單里的“必選項”。“今年給爸媽網購了東北的蘑菇禮盒,禮盒的包裝袋是個帆布包,爸媽買菜的時候還能用。”鄭女士表示,如今農產品的設計越來越精美,有的還可以重復使用。“不像以前,每到過節就要扔掉一堆包裝禮盒。”
瀏覽電商平臺不難發現,不少吸睛的農產品禮盒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禮盒包裝很有創意,送人很大氣。”“包裝方式環保又有趣。”“包裝拆了就是一個收納盒,有創意有心意。”消費者的評價透露出其對農產品包裝的新需求。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要求不再僅僅滿足于“有得吃”,而是追求“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有品質”。這一轉變使得農產品包裝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因此,農產品包裝的設計與創新已成為提升產品競爭力、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關鍵因素。
巧妙設計讓農產品“賣相”十足
對農產品來說,千篇一律的包裝可能導致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失去優勢,要想在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就要在包裝上玩點“新花樣”。
近年來,全國柑橘主產區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不斷提升,柑橘行業“內卷”嚴重。在四川省成都市浦江縣鐵牛村,為幫助當地柑橘提升市場競爭力,一群年輕人將“生態種植”的價值理念融入到了包裝的創意表達中。設計團隊“阿柑青年”采用擬人化的柑橘作為主體圖案,亮眼的橘色和可愛的表情不僅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還提高了產品的辨識度。“阿柑豐收禮”產品包裝為采用浦江縣當地傳統竹編技藝編織的竹筐,具有強烈的視覺特征和文化屬性,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阿柑鮮果”產品運用重量輕、強度較大、經濟環保的瓦楞紙卡槽代替泡沫底托,為避免重復包裝,盒內的柑橘還保留了種植時的原始“套袋”,在保障產品運輸安全的同時,也進一步突出了生態環保的理念。
一款堅果產品選擇愛吃堅果的松鼠作為包裝設計元素,結合它們愛在臉頰里收集堅果、谷物的特點,將堅果產品從印有松鼠臉頰圖案的外殼兩側巧妙露出,讓消費者能夠直觀地看到產品。松鼠與堅果本就有著天然的聯系,這種設計不僅與產品本身的特點相契合,又增加了包裝的趣味性。同時,便攜手提式的設計也提升了產品的實用性和便利性。一款蜂蜜包裝將外盒設計成了熊的模樣,盒子中央采用鏤空設計,把熊掌掰開就能取出里面的蜂蜜,蜂蜜罐也設計成了蜂巢的形狀,與產品特點相契合。此外,為滿足現代消費者對于便捷的需求,蜂蜜還出現了單片裝、擠壓裝等諸多新型包裝方式。“農產品的包裝創新能夠提升產品的顏值和內涵,增加其附加值。”業內人士指出,不同的包裝形式還可以創造新的消費場景,吸引新的消費群體,為產品帶來更多的銷售渠道和市場機會。
科技加持助力果蔬保鮮管理升級
生鮮農產品作為生活必需品之一,市場需求巨大。但生鮮農產品新鮮度高、營養成分豐富、易腐敗和難貯藏等特性,使其在生產、運輸和儲藏過程中,品質極易受到環境影響。
智能包裝技術的應用,可幫助解決這一難題。這些高科技包裝不僅擁有傳統包裝的基本功能,更融入了前沿的科學技術,使農產品的保鮮管理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數字化智能農產品包裝可以通過數字技術和智能化手段,對農產品包裝進行設計和優化,提高包裝的功能、性能和使用價值。以農產品水果保鮮為例,基于靜電紡絲技術開發的智能活性包裝納米纖維膜,以其獨特的響應機制,為水果保鮮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該包裝膜能夠精準感知水果在貯藏期間的pH值和濕度變化,一旦檢測到環境條件超出預設范圍,便會智能釋放肉桂醛等天然抗菌物質,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延長水果的保鮮期。
此外,智能包裝還可以通過溫度、濕度、氧氣等傳感器監測農產品的狀態。這不僅能有效防止農產品在包裝中腐爛和變質,還能向消費者準確傳達產品的新鮮度信息。
“消費者對農產品新鮮度的要求日益提升,企業在產品包裝環節降本增效的訴求也日益強烈,研發智能包裝解決方案在短期內會面臨較高的成本定價壓力,但從長遠看來,智能包裝將獲得越來越多注重產品品質與品牌形象的企業的青睞。”業內人士如是說。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