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業尋求變革新動力 亟待構建注重消費者深度體驗的智慧門店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13





      嬗變,在詞面上擁有著兩層涵義:蛻變與更替,它代表著徹底的改變。而以它來形容如今服飾行業遭遇的危機與變革,再合適不過。
     
      最近幾年,中國的服裝行業、企業遭受到了新技術、新渠道、新的市場競爭態勢和新的消費客群連續沖擊,逐漸陷入了低谷,踏上在低迷中尋找突圍之路的漫長征程。想要破解發展瓶頸,能夠洞見當下問題是關鍵。近日,國際投研機構畢馬威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如今,中國服裝行業長期以來面臨著銷售瓶頸、庫存失衡、利潤低迷、客戶流失四大發展痛點。而想要克服困難,轉危為安,需要從長遠上布局——構建品牌價值深度,進行全域營銷,并構建注重消費者深度體驗的智慧門店,最終推動健康及可持續的品牌增長。
     
      新陣痛孕育產銷新變局
     
      實際上,除了畢馬威所言的四大行業痛點外,步入2017年,伴隨著“互聯網+”商業生態的不斷深入,其他傳統行業相繼轉型成功,但“互聯網+”對于大多數服裝行業來說,依然是一扇咫尺天涯的大門,看似很接近,卻始終找不到正確的“鑰匙”。
     
      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就曾經指出,“互聯網+”、共享經濟想要改變服裝行業,不能單純只是將產品拿到網上去賣,而是應該徹底改變產銷邏輯。過往的幾年里面,有不少服裝企業都試圖將“電商”做大,有些甚至徹底放棄了傳統的渠道與門店,為此投入了極大的成本,可幾年下來可見的利潤卻乏善可陳。
     
      業內人士指出,服裝企業需要認識到一點——“互聯網+”只是幫助或者輔助傳統企業的自身業務的工具,永遠不能本末倒置。質量、管理和供應鏈的把控問題,才是服裝企業安身立命之根本。在此基礎上,服裝企業可再思考利用互聯網提升產銷之間相互匹配的精準度,精細服務從而提升客戶滿意度等,這樣才是利用互聯網工具變革服裝行業的正道。
     
      新需求促進品牌新定義
     
      此前,電商平臺聯合CBNData發布的《2016全球潮流生活消費趨勢報告》,指出消費人群年輕化、線上品牌多元化、服飾品類多樣化、全渠道模式優勢凸顯、高端品牌電商化、個性需求催生私人定制化等六大趨勢。
     
      顯然,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品牌正在面臨用戶需求多元化、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品牌傳播媒介分散等諸多挑戰。以90后、95后為代表的新中產階級,正成為時代的消費主力,這一人群的消費訴求,也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品牌未來的發展走勢,而這一人群對于服飾類消費的個性化需求愈發彰顯,更有甚者還熱衷于潮流文化。而如上這一切都為服裝企業的品牌重塑、新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在談及國內服裝企業品牌重塑的話題時,例外、方所創始人毛繼鴻指出,品牌重塑要堅持獨立性,并保有相當的價值觀與品牌自信。“鶴立雞群是一種信仰,不能用別人的生存邏輯來替代你的生存邏輯,不能用別人的價值來替代你的價值”。
     
      新零售帶來生態新切口
     
      2017年3月,由阿里研究院發布的《新零售研究報告》中,將新零售定義為“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行業人士將這一理論拆解到服裝企業的產銷模式中,就是從傳統的SPA模式(即自主品牌專業零售商經營模式),轉型到服裝企業全程參與商品企劃、生產、物流、銷售等整個產業環節。
     
      機構研究者廣發證券認為,若服裝行業真正能夠將新零售理論實踐到全生態,或可較好地解決服裝行業季節性強、周期短、變化快和供應鏈條長、反應慢的矛盾,同時最大限度降低服裝行業需求預測的風險,實現快速反應供貨。
     
      而企業層面,茵曼創始人方建華認為,新零售并不是簡單的“商品+渠道”,企業利用互聯網提升了商業效率、品牌效率,這才是新零售的本質。在他看來,未來中高端的服裝消費其實更重體驗,顧客需要即買即走,需要觸摸和感受到衣服的質感、尺碼。目前服裝行業的線上占比為22%左右,未來線上占比可能會增長,但不會超過50%。
     
      關鍵詞分析
     
      回暖
     
      中國服裝協會6日透露,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服裝行業超過1.5萬家規模以上企業的產量保持穩定增長。從內銷市場來看,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市場服裝銷售同比增長7.1%,比去年有所提升,線上銷售快速增長近二成。
     
      點評: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以來中國服裝行業主要效益指標明顯向好,回暖趨勢得到了印證,在行業整體要素成本還在不斷上漲的背景下,取得這樣的增長實屬不易,這也是這幾年中國服裝行業調整轉型、創新發展的體現。
     
      高端并購
     
      2017年,行業并購勢頭仍然兇猛,但并購的對象已發生變化:跨界收購變少,服裝企業收購新品牌的案例多了起來。同時,“品牌成熟度高”、“預計盈利能力強”、“高端或輕奢”,正在成為新的并購標簽。像是七匹狼3.204億元投資國際設計師品牌KarlLagerfeld中國運營實體;安踏則被傳正以6000萬港元收購香港中高端童裝品牌KINGKOW等事件都獲得了全球同業者的關注。
     
      點評:服裝企業大手筆“買買買”的背后,是行業的復蘇,以及企業在并購方面的逐漸成熟。服裝企業的并購多集中在成熟品牌,說明企業開始成熟起來了,不再盲目了,畢竟培育新品牌的風險較大,培育期太長,失敗率太高。中國服裝行業的并購還談不上很成熟,但確實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但企業最終還是要把品牌做起來,對于服裝企業來說,品牌和產品還是最重要的。
     
      回歸主業
     
      2017年,有人選擇持續擴張,也有人選擇回歸主業陣營: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稱未來五年雅戈爾將回歸服裝主業,并會投入100億元進行面料、工藝、品牌的強化以及銷售渠道提升;美邦創始人周成建坦言“我們要回歸初心,回歸主業,回到消費者的真正需求上來,并做好產品,做好體驗,從前面所說的沖動、迷茫中逐步修正自己,喚醒自己;紅豆股份也終結了已持續了十多年的“房地產+服裝”的雙主業發展,回歸到單一主業——服裝,強化服裝主業的競爭力及盈利能力。
     
      點評:多元化轉型給服企帶來了更多的選擇余地,提供了新的增長點,培育品牌價值,但是由于布局廣,風險也自然會增加。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服企在嘗試多元化擴張后選擇回歸主業,也意味著回到“初心”,更加聚焦到一件事情上來,做好品牌經營者,以提升品牌價值。
     
      轉自:第一紡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結構創新優化 冰箱行業尋求發展新動力

      結構創新優化 冰箱行業尋求發展新動力

      在上游成本不斷增加、終端市場需求不振兩股勢力的作用下,冰箱企業紛紛通過產品、技術、品牌、渠道等多方位實力的提升來蓄勢突圍,試圖通過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不斷探索、培育新的市場增長空間。
      2017-06-25
    • 我國服裝行業“三品”之路再提速 行業布局明顯改善

      我國服裝行業“三品”之路再提速 行業布局明顯改善

      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衣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國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同時,經過一輪一輪的市場洗牌,服裝行業也開始回歸到圍繞產品品質、產品品種、產品品牌的發展軌道。
      2017-10-20
    • 2月空調內銷量同比暴增115.5% 行業全年高景氣度可期

      2月空調內銷量同比暴增115.5% 行業全年高景氣度可期

        據產業在線3月19日消息,2017年2月,家用空調整體銷售1026 2萬臺,同比增71 6%。其中,內銷504 5萬臺,獲益于2017年2月低基數及補庫存需求,同比大幅增長115 5%;出口521 7萬臺,同比增長43 4%。  1-2月,家用空調...
      2017-03-21
    • 2016年陶瓷制餐具出口同比下降兩成多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1~12月,全國陶瓷制餐具累計出口50 38億美元,同比下降22 38%。其中:12月份出口額5 8億美元,為全年單月最高出口額,同比依然下降4 68%。
      2017-03-21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