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9日召開的2017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年度工作會議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紡織服裝行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科技、時尚、綠色是應有之義,強化品牌建設是必由之路。
2017年,紡織企業的品牌影響力與認可度不斷提升,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44家品牌培育示范企業名單中,有6家紡織服裝企業上榜。孫瑞哲說,紡織行業品牌工作需要突破供給、創新、文化、生態4個瓶頸。其中,供給瓶頸是指產品供給同質化傾向較重,供需匹配存在錯位,規模巨大而有效供給不足;創新瓶頸是指行業創新成果轉化率較低,沒能很好形成現實能力以滿足消費需求;文化瓶頸是指行業企業對文化資源的開發、應用與推廣程度不高,對消費市場培養力度不夠;生態瓶頸是指知識產權侵權、假冒偽劣等個別現象對產業生態、市場環境、產業鏈協同造成了一定破壞,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和信用體系建設尚需強化。
“紡織服裝品牌建設其形在‘牌’,其神在‘品’。”孫瑞哲說,優化產品品質,是提升品牌價值的基石。目前,消費需求由以“物美價廉”為代表的樸素生活消費需求,轉變為以“科技含量”“時尚風格”和“綠色環保”為代表的科技、時尚、綠色的消費需求,品種豐富度、品質滿意度、品牌認可度是行業努力的方向。要強化科技創新,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和前沿引領技術研發,提高相關成果在產品中的應用;不斷開發高性能、多功能、高性價比、生態化的產品,提升產品品質。(記者 何可)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