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產業將進入低估值時期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5-11





      “資本市場對環保產業的態度和反應非常現實,未來2年~3年,資本市場對于環保類上市公司或者擬上市公司的低估值將成為常態化,企業要適應這種短期內的低估值。”中金公司副總經理戚政韜在近日由中國環境報社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主辦的第五屆綠金匯沙龍上表示。
     
      據了解,本屆沙龍以“2018年環保產業趨勢前瞻”為主題,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還與和君咨詢生態環保事業部(和謹咨詢)聯合發布了行業發展前瞻性報告《2018 生態環保行業大勢》。
     
      資本熱潮減退
     
      行業從轟轟烈烈的環保建設轉入日漸平淡的常態投入,低估值將成常態化
     
      前兩年,環保市場熱度高漲,產業融合不斷加強,跨界正在成為趨勢。彼時,PPP模式如火如荼,不少基建類大型國企、央企進入;近兩年,互聯網、數字化等新技術普及應用,“互聯網+”概念再起,有的互聯網企業也看好環保行業。
     
      現在,葛洲壩、百度、阿里巴巴等企業都進入環保行業,帶來資本或與資本密切相關,將在行業有大手筆、大動作。中環聯理事長張益認為,目前資本對行業和企業的影響,已經大于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
     
      “跑馬圈地之后,應警惕風險。”他認為,今年不少環保公司的年報顯示虧損率較高,特別是前幾年大批量拿項目的公司。產業鏈較長、業務范圍較雜的企業、沒有創新的企業、以及盲目跟風的企業將面臨較大風險。
     
      和君咨詢生態環保事業部總經理李向群也認為,目前環保行業競爭激烈,平均凈利潤增速可能下降。同時,行業逐漸得到規范,PPP等模式也更加注重防范風險。行業正在從轟轟烈烈的環保建設轉入日漸平淡的常態投入。
     
      那么,“漸退”之勢逐漸顯現,行業將面臨哪些變化?
     
      戚政韜對此表示,低估值將成產業常態化,但在行業規范后,環保企業的估值將向上提高,特別是運營類企業的估值將有所提高,但不會回到前兩年四五十倍估值的水平了。
     
      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初,環保類上市公司特別是龍頭企業有一波急跌。“站在資本市場角度來看,這傳達出行業已經過了狂飆的階段,市場預期已經有所降低。從環保企業家角度來看,對資本市場的預期一定不能過高,要適應平穩中增長的態勢,回歸到經營企業的本質。”戚政韜說。
     
      作為跨界者,知合環境發展有限公司總裁王亞超也希望看到環保產業健康發展,不要因個別環保企業存在的風險和不穩定的經營狀況,讓資本市場對行業產生質疑,導致環保企業整體的市盈率下降。
     
      協同融合趨勢正在顯現
     
      加速與金融融合,不同領域的企業協同作戰,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
     
      “行業正在顯現協同和融合的趨勢,產融結合越來越重要。”王亞超表示。
     
      李向群分析認為,2018年將是“大融”元年,在國家層面已經顯現。生態環境部組建,將原環境保護部的職責與國土、水利、農業等部門的污染防治職責整合在一起,加強了統一管理,體現了部門融合。
     
      國家層面釋放了明確信號,產業的融合正在加強。李向群認為,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將從對立面走向融合,環保企業加速奔赴資本市場與金融融合,同時,企業間跨界聯合形成平衡生態或將開始嘗試。
     
      在產業與金融的融合方面,近年來趨勢非常明顯,金融政策、市場等成為環保行業近年來發展的助力器。一方面,環保產業上市公司越來越多。李向群預估,在金融的助推下,今年仍將有不少環保企業A股上市。
     
      另一方面,綠色金融產品如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也在幫助環保企業發展壯大。王亞超表示,此前不少環境治理項目面臨支付難度大、付費模式不清晰等問題,現在衍生出很多金融產品,對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資手段,產融協同也將幫助行業逐漸走向規范的道路。
     
      在產業融合方面,目前跨界聯動的案例不少。例如,知合環境正在與華夏幸福聯動,進行相關的多元化業務合作,如產業周邊的縣域環境需求等。
     
      首創股份水環境治理業務與萬科集團土地與房產開發業務的“水地聯動”戰略合作,創建水土共同修復治理的新型商業模式。此外,首創“生態+”戰略正在打造成科技型、智慧型、服務型的產業生態系統,雙方還將共同打造生態宜居城市,開展城市水環境治理、城市土壤修復、海綿城市建設等環保業務。
     
      “過去不少環保企業單純地做污染治理,現在無論政府還是企業業主,其訴求更加多元化,希望提供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全范圍的服務,項目傾向于整體的生態治理和流域治理。這就需要不同領域的企業協同作戰,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同時將水體、土壤治理等與周邊產業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的產業模式。”王亞超說。
     
      李向群也更想看到,未來環保行業可以與地產、旅游等相關行業融合,進行區域綜合性生態開發,形成“環境+產業”的模式。
     
      政府對行業規范更重視
     
      有看家本領和造血功能的企業被看好,危廢行業發展潛力大
     
      2018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已然吹響號角,將演變成經濟發展轉型攻堅戰,2018年也將成為“攻堅”之年。
     
      在這一年中,什么樣的環保企業可以適應環保政策的高壓,以及在資本市場的熱度漸退之時,獲得更好的發展?
     
      張益介紹說,國外有不少環保企業歷史悠久,甚至是百年老店,而前一段時間國內不少企業比較浮躁。他建議,環保企業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明確自身的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求大、求多。同時,產業鏈不宜過長。
     
      “特別是正在創業的中小環保企業,要腳踏實地,不能忽略看家本領。”張益認為,小而美的企業也是環保行業一道風景線。
     
      近一段時間,各地清退了很多不規范的PPP項目,這一模式從以前的大包大攬走向了規范化,說明政府對行業規范更加重視。對此,王亞超認為,未來規范的環保企業才能健康發展。
     
      戚政韜按照資本市場的穩定估值認為,自身具有造血功能的企業更有發展潛力。而在細分行業方面,他對危廢行業企業更關注。“我國目前的危廢處置需求量大,行業發展前景好。”
     
      王亞超同樣看好危廢行業,他表示,危廢行業集中度較低,沒有絕對領先的企業,行業機遇較大。有專業機構去年的統計結果顯示,目前國內危廢行業寡頭壟斷局面尚未形成,就市場占有率而言,國內危廢十大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僅為6.8%。
     
      “這一行業在3年~5年內將進入整合期,之后的發展趨勢可以參考美國等發達國家,行業只有二三十家企業存在,每家企業具有30萬噸~50萬噸的處理能力,但這些企業的產業鏈較為完善,可以處理多種危廢品種。”王亞超說。
     
      他還根據行業門檻的高低,按照市政、生態和工劃分環保市場。“雖然市政領域收益相對穩定,但門檻太低,主要依靠資源競爭。相對而言,工業領域的技術門檻高,不是任何一家跨界企業都能進入的,加之商業模式清晰,更有利于環保企業深耕。”
     
      轉自:中國環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月空調內銷量同比暴增115.5% 行業全年高景氣度可期

      2月空調內銷量同比暴增115.5% 行業全年高景氣度可期

        據產業在線3月19日消息,2017年2月,家用空調整體銷售1026 2萬臺,同比增71 6%。其中,內銷504 5萬臺,獲益于2017年2月低基數及補庫存需求,同比大幅增長115 5%;出口521 7萬臺,同比增長43 4%。  1-2月,家用空調...
      2017-03-21
    • 2016年陶瓷制餐具出口同比下降兩成多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1~12月,全國陶瓷制餐具累計出口50 38億美元,同比下降22 38%。其中:12月份出口額5 8億美元,為全年單月最高出口額,同比依然下降4 68%。
      2017-03-21
    • 紡織業成立國際合作聯盟 助力企業“走出去”

      紡織業成立國際合作聯盟 助力企業“走出去”

      3月20日,中國紡織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成立,旨在助力紡織企業“走出去”,整合上下游資源,推進國際產能優質項目對接及合作,共同抵制無序競爭、化解風險。
      2017-03-21
    • 原材料與人工雙漲價 家具行業誰來買單?

      眾所周知,要想實現家居企業的可持續增長,就要加快技術創新,規避經營風險,下面,筆者將帶著大家去瞧瞧原材料和人工雙漲價的現象是如何席卷家裝市場。
      2017-03-21

    熱點視頻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 震后10年加入新篇章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 震后10年加入新篇章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