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板制造“出海”,TCL能否“過冬”?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2-27





      近日,TCL華星光電首度在海外設立面板制造相關項目,這是華星光電生產項目首度“出海”。不過,今年以來,華星業績增長乏力,而當前,TCL對外宣布的一系列資本運作,令其陷入巨大爭議之中。
     
      華星模組業務首度出海
     
      近日,TCL集團印度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制造產業園(簡稱“TCL印度產業園”)在印度正式動工建設,該項目是TCL華星光電的模組業務首次進軍海外。
     
      TCL印度產業園項目包括華星光電模組項目及TCL電子智能顯示終端項目,華星光電印度模組項目將整合大尺寸電視屏及中小尺寸移動終端顯示屏生產,規劃年產出800萬片22英寸-55英寸大尺寸電視面板及年產出3000萬片3.5英寸-8英寸小尺寸手機面板;智能顯示終端項目設計生產32英寸-65英寸整機,規劃年產出600萬臺TV整機。
     
      華星模組項目規劃產品尺寸大小兼備,廠房建設分兩期。一期配置12條生產線,其中大尺寸面板與小尺寸手機屏各占一半。二期將參照印度市場發展趨勢做彈性調整。
     
      TCL方面稱,印度市場是TCL重要的戰略市場,此次旨在將TCL在產業一體化上的能力導入,以資本及技術密集的半導體顯示產業為核心,同步引入上下游配套企業,建立當地的產業生態,接下來將逐步建立手機、家電生產工廠。
     
      業績同比去年增長乏力
     
      首度在海外建廠的背后,卻是華星光電今年乏力的業績。11月,以華星光電作為盈利主體的TCL集團,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前三季度華星光電實現銷售收入190.5億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61億。
     
      2017年前三季度報告當中,TCL集團稱,華星光電實現銷售收入204.4億元,同比增長33.9%,實現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85.9億元。
     
      據此看來,今年前三季度華星光電的銷售收入下滑6.8%,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大跌近三成。而在2018年半年報中,華星光電實現銷售收入121.4億元,收入同比下降13.07%。
     
      受此影響,TCL集團發布2018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22.4億元,同比增長0.03%;凈利潤28.8億元,同比下降5.13%。
     
      產能過剩大勢難逆?
     
      實際上,今年以來,面板行業可謂“霧霾”籠罩。近日,臺灣某面板企業公告債務危機,負債總額高達348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77.55億元)。“營運資金嚴重不足而被迫停產,有暫停營業或有停業之虞。”該企業已經向法院申請重整。而日本廠商JDI近日再次傳出“被投資收購”的信息。
     
      京東方第三季度報披露前三季度凈利潤33.8億元,同比下降47.82%,其中三季度凈利下降81.42%,只有4.0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2億元,同比大跌93.68%。
     
      早在半年報對業績表現的解釋中,京東方就表示,面板市場整體增長低于預期,供過于求,市場價格一路下行,顯示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彩電這五大主流顯示面板市場處于基本飽和狀態,增長空間有限。
     
      據悉,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中國內地面板產業近年來進入新廠投產高峰,10.5代、11代大尺寸面板新廠陸續投產,而AMOLED面板制造產線也在迅速增多,一定程度上已令市場嚴重產能過剩。
     
      家電行業分析師洪仕斌表示,隨著電視這一終端的需求變小,導致上游面板受影響。因此面板廠商也在尋找新的產品形態,擴大應用場景,未來商顯面板、手機面板、零售標簽、車載面板都是熱門方向。
     
      而群智咨詢預計,2019年全球顯示產能增速在11%,面板行業2019年將迎來新一輪洗牌淘汰期,競爭力不足、自身管理能力效率都不好的廠商會被淘汰掉。經歷退出后,未來兩年增加的產能還是很多,基本上產能增加都是高世代線,所以未來仍不能過于樂觀。
     
      資本市場“轉型”引質疑
     
      然而,就是在這種景況下,華星光電正成為TCL集團在資本市場上的“主角”。日前,TCL集團公告顯示,公司擬將其持有的TCL實業、惠州家電、合肥家電、客音商務、TCL產業園100%股權、酷友科技56.5%股權、格創東智36%股權以及簡單匯75%股權,合計按照47.6億元的價格向TCL實業控股(廣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TCL控股”)出售。
     
      此次售賣,包含TCL電視機、通訊、視聽類消費電子業務的TCL實業被評估為-7.98億元。不少股東質疑估值是否合理。而有證券業分析師還指出,該重組方案質疑點還包括,以后上市公司TCL集團跟TCL的品牌沒啥關系了,而TCL品牌對于華星光電這個ToB企業實際上也沒有多少意義。
     
      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則向TCL集團發出16頁的問詢函,對重組報告書提出了多個疑問,要求TCL集團管理層作出解釋。
     
      針對深交所的問詢函關切重點,對于公司品牌去留的問題,TCL集團在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復中詳細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TCL商標仍然歸TCL集團所有,TCL集團仍然可以使用該等商標。而因為TCL商標主要在本次出售的終端業務產品中使用;本次交易完成后,TCL控股有義務積極維護及提升TCL商標的形象且附有對TCL商標投入維護、推廣等相關費用的義務,所以本次交易的對價不包括該等商標使用安排事項。
     
      而對于估值是否偏低的問題,TCL集團則回復稱,TCL實業與格創東智全部股東權益的評估值為負數。其中,TCL實業的凈資產評估值為-7.98億元,與-11.7億元的賬面價值相比,評估增值3.7億元。這是由于此次納入TCL實業評估范圍的資產和負債是上市公司根據重組后公司業務經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部分有效資產剝離(包括花樣年控股等聯營公司權益,吉利汽車、騰訊、阿里巴巴等策略性投資的股票及擁有香港證券交易、資產管理等資格的鐘港資本等)后剩余的資產負債;資產交易完成后,交易對方在承接TCL實業資產的同時承接了其相關負債,并對其中部分負債有擔保義務。由于負債金額大于資產公允價值,所以評估值為負值。
     
      不過,對于這樣的解釋,不少股民顯然并不買賬。記者在證券網站評論看到,不少網友質疑商標使用的合理性,稱TCL品牌價值巨大,不應該以非購買的方式,令非上市公司同時使用此商標。(姚翀)
     
      轉自:南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電視面板投資持續 技術革新路漫漫

      國內“缺芯少屏”的局面正在逐漸破解。就電視面板而言,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企業的投入,中國企業的產能正在不斷提升。因面板占據電視70%左右的成本,因此擁有面板資源尤為重要。根據調研機構群智咨詢關于2017年一季度的數...
      2017-05-26
    • 液晶面板價格或將松動 互聯網電視能否殺出重圍?

      液晶面板價格或將松動 互聯網電視能否殺出重圍?

      多位業內專家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液晶面板占電視整機原材料成本的40%到50%,譬如TCL、三星、夏普等具備液晶面板生產能力的電視廠商在面板價格翻涌之中更能占據制高點,純粹的互聯網企業要想突圍,必須跳出“價格觸底”...
      2017-08-21
    • 中國大尺寸面板供給躍居世界第一

      以往,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場基本被韓國廠商占據,如今,這一局面正在改變。
      2017-09-13
    • 8月份彩電零售回暖 上游面板價格回調

      經歷了連續7個月的市場消沉后,彩電零售8月份出現回暖跡象。OLED電視、量子點電視等創新產品,可能成為企業十一促銷的主力。
      2017-09-13

    熱點視頻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