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驅動力加速 OLED在高端市場穩步前行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31





      在平板化、高清化、智能化高速發展之后,隨著超高清、5G和人工智能的融合,顯示產業繼續爆發出新活力和巨大市場潛力。作為顯示產業新科技的典型代表,OLED正保持高速增長,提升彩電等向高端市場發展。


      近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主辦,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OLED顯示產業分會承辦的2019中國OLED顯示產業峰會在上海召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精英人士共聚一堂,探討顯示產業發展方向,聚焦年度行業熱點趨勢。


      “OLED在國內產業鏈逐步發展和完善,OLED陣營不斷擴大。包括上游的面板企業,面板巨頭都在大規模投資建設OLED面板生產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郝亞斌表示,“大屏終端和創維、索尼、飛利浦等全球知名品牌在聯合發力推廣OLED電視,蘋果、三星、小米、華為等全面普及OLED品牌并開啟了柔性折疊OLED的小屏時代。”


      OLED在高端市場快速普及


      伴隨著今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印發《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今年6月LG Display攜手京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手長虹、創維、飛利浦、海信、康佳、LG電子、索尼等7家主流彩電廠商從渠道終端構建起OLED電視聯盟,以及中國中產階級不斷發展壯大,OLED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也逐漸卓越。


      “OLED電視在中國1萬元以上的高端電視中的占比,2017年是8.8%, 2018年增速到12.3%,截至2019年5月占比15%。OLED電視已經步入快速普及發展期。”北京奧維睿沃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研究經理曹媛表示,“我們預計今年OLED電視在中國市場銷量將達40萬臺,2020年預計達到100萬臺。”


      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運營總部研發專家沈思寬介紹, OLED在日本高端市場的滲透率已達到73%,在歐洲已占55%,主要原因是它的畫質出眾和造型纖薄。在國內市場,根據奧維云網公布的數據顯示,OLED電視以8.1的評分領先,滲透率也不斷變大。


      LG Display中國營銷戰略顧問李廷漢介紹,LG Display 今年7月在廣州的面板廠已經開始生產,2020年預計出貨1000萬片以上。預計今年全球OLED電視的銷量將達到400萬臺,2020年可達700萬臺。


      良好的終端表現也在推動更多企業參與進來。“大屏OLED市場中, 已有16家品牌加入這個陣營。三星也在計劃投資它的QD-OLED技術。”曹媛表示。


      OLED陣營推進技術研發


      當前,美國、日本、韓國的研究機構和顯示產業巨頭紛紛投入巨資進行OLED技術研發。我國相關科研院所也逐漸開始針對OLED材料、器件進行研發。蘋果、三星、LG、京東方、華星光電、維信諾、華為、創維、OPPO、VIVO、小米等知名品牌加入OLED陣營。


      “創維是最早布局OLED技術的國內企業。”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運營總部研發專家沈思寬介紹,“早在2011年,我們就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建立了新視界OLED實驗室,2013年開始量產OLED電視,2015年擔任中國OLED聯盟理事長單位,目前研發出15個系列25款OLED產品,如曲面OLED等。2018年,中國市場上創維的OLED電視占比是52%。”


      伴隨著人工智能、5G、超高清顯示等三大驅動力推動顯示產業發展,基于5G時代的大屏AIoT生態、基于8K的OLED產品、針對OLED屏幕做的屏幕保護技術等不斷涌現。


      在沈思寬看來,現在是多種顯示技術共存的時代,但是大家靠近的目標還是OLED。“后面的關鍵詞可能就是大尺寸、超高分辨率、全面屏、柔性和智能互聯。”


      如今,OLED具有薄輕、主動發光、超廣視角、高清晰、快速響應、健康護眼、未來設計等優勢,能實現彎曲、折疊等特性,是業界公認的新一代顯示技術。業內人士也認為, OLED仍需進一步加大投入研發,破解良品率低、壽命低、成本高等問題。


      “在過去,國內做OLED研究的機構還比較少。OLED一路成長,走到今天,畫質、健康、形態等得到人們認可,大家一致認為OLED很有前景。”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彭俊彪表示,“但現在OLED的價格還偏高,材料技術的成熟度還有提升空間。21世紀初,液晶電視的價格也很貴,隨著顯示技術的規模崛起,液晶電視的價格很快就降低了。如果OLED跟現在的液晶價格接近的話,那OLED未來的市場空間很大。”


      探求未來全場景智慧生活


      未來的電視會是什么樣子?業界紛紛表示,隨著5G+AIoT技術的共同推動,一定會形成一個以用戶為中心、顯示為界面的全場景智慧生活,OLED優異的性能必將大有可為。


      “2018年以來,我們在家電行業看到最多的單詞可能就是5G、AIoT、AI,這些技術的應用發展和普及,都會帶動家電市場的技術創新,會解鎖更多產品的可能性。”曹媛表示,“5G、AIoT的發展普及,會讓電視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視,它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電子產品,它會變得更藝術,有溝通和感情的寄托。它可能不再是一個固體形態,在我們需要時就出現。我們會重新定義未來的電視。無論畫質、聽覺還是使用場景,都會顛覆我們對傳統電視的一些認知。”


      當前,除了蒸鍍OLED技術以外,國內京東方、華星光電都在研發印刷OLED技術,對未來OLED市場有很大成長空間。OLED作為顯示方面的革命性產品技術,會為顯示行業帶來更多的價值提升,改變現在顯示產業的局面。


      在沈思寬看來,每個企業都有它獨特的技術,每家企業對畫質的調校和理解不一樣。她期待的夢想是——“比如我們有150英寸的OLED屏幕,要搬家的話,我一卷,拿到另外一個家里一貼,就可以了。當然,它也需要主機。我們相信,未來屏幕的卷曲能力、盒子設計能力和整個家居的生態搭建密切相關。”


      長虹多媒體研發中心技術管理部部長馬鐵橋表示,隨著技術的發展,屏和整機既可以分離也可以在一起。電視在家庭中會扮演一個角色,創新將為生態構成帶來更多機會。


      未來,家里的屏幕不再是電視,可能是茶幾、屏風或者墻、窗戶等。“我們不能把屏完全定義成電視機本身,應該把顯示技術在家庭用多場景方式擴充。比如我們把它放到洗手間,它也是以顯示為主,但也能進行監測。我們呼吁下游制造企業,從場景角度進行技術創新,把產業鏈再做活,做技術革新升級。”京東家電事業部黑電業務部總經理楊子盛表示,“我們在引導消費者時,需要從前端接觸到新顯示技術,給他們帶來一些場景解決方案,把最新的顯示技術和顯示產品搬到線下。”(記者  鄧淑華)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蘋果削減OLED訂單引發上游連鎖反應 中國OLED提速?

      蘋果削減OLED訂單引發上游連鎖反應 中國OLED提速?

      中小尺寸OLED市場發展進度很大程度上要看蘋果iPhone對OLED的采用情況。從年初到現在,供應鏈頻繁傳出蘋果手機OLED面板訂單減少的消息,對OLED供應鏈各環節產生連鎖反應。
      2018-05-12
    • 趕超韓廠不容易 中國大尺寸OLED面板量產難

      趕超韓廠不容易 中國大尺寸OLED面板量產難

        在OLED面板領域韓廠LG Display與Samsung Display有絕對主導權,中國大陸面板廠在近些年也在極力布局OLED技術。目前大陸面板廠京東方已經有能力生產小尺寸柔性OLED面板,華星光電也在積極研發OLED面板生產的相關技術,不...
      2018-06-08
    • 中國OLED電視駛入快車道

      中國OLED電視駛入快車道

      近日,海信首款OLED電視在澳大利亞上市。全球OLED電視品牌的數量由2016年的5個增加到了如今的15個。
      2018-12-01
    • 中國OLED新專利申請數量領先韓國

      中國OLED新專利申請數量領先韓國

      近日,韓國專利廳廳長樸原住表示,通過分析有關全球顯示技術專利大數據,他們發現中國大陸在OLED相關的新專利數量方面已領先于韓國,預期中國OLED面板的市占率可能在5-10年后超越韓國。
      2019-04-17

    熱點視頻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