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分析機構易觀發布智能音箱市場分析報告稱,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增長迅猛,2018年的銷量為2250萬臺,而2019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5990萬臺。同時,中國智能音箱的銷售呈現“脈沖式”增長,在2019年“6·18”落幕時,天貓精靈累計銷量突破1500萬,小米小愛音箱和小度音箱累計銷量分別超1100萬和500萬,三者銷量已占據近九成的市場份額,市場“一超兩強”格局已形成。
易觀高級分析師指出,隨著規模的增長,智能音箱行業開始進入產業生態建設的新發展階段。作為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設備的代表,智能音箱必須依賴云端提供服務,并且需要與周圍的設備進行連接,因此生態建設的完善程度決定了IoT網絡的價值大小,“智能音箱不是一個獨立的設備,它背后是橫跨十億到萬億級的家電和IoT產業”。
通過觀察廠商在戰略、技術標準構建和資源等方面的不同市場表現,易觀分析稱,核心玩家的戰略布局相對明朗,阿里巴巴致力于通過“技術+內容”帶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體驗,普惠大眾;百度希望未來可以賦予萬物對話能力;小米則是聚焦IoT領域。單純作為硬件來看,小米整體的生態鏈體系是最完善的,但未來智能音箱的意義遠不止在硬件和物聯網層面。
不久前,國外知名投資機構曼格魯夫資本發布的2019年“語音技術報告”預測稱,鍵盤將在未來5~10年內基本上消亡,語音技術將從根本上改變人和機器的關系,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超級入口,并在辦公、生活陪伴、醫療服務、商業創新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從大的生態、產業布局來看,目前小米、百度還位于產品層到產研層之間,處于通過調整供應鏈、壓縮成本、降低售價和借助營銷手段來提升銷量的階段。阿里旗下的天貓精靈則已開始在產業結構升級上進行布局,推出“精靈產業帶”計劃,將核心語音技術進行模塊化封裝,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向產業帶輸送整套智能升級方案。在與智能家電相關的產業中,預計今年將為全行業貢獻超過50億的新增產值。
在海外,智能音箱的頭部領跑者也在產業生態的布局上動作頻頻。亞馬遜推出名為“Alexa Skills”的技能開放平臺,為智能音箱接入第三方服務打造了標準形式,還通過Alexa語音助手布局汽車市場。谷歌則在今年年初對智能音箱部門和智能家居Nest進行了重組,推出了全新Nest Hub品牌,提高智能硬件產業布局速度。
業內專家認為,中國智能音箱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已定,接下來的競爭即是產業生態的競爭,誰提供的社會價值最大,誰將能贏得下半場。(李子晨)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