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鐘表制造量已占世界產量的75%以上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9-26





      “這手表真好看!”


      這句話,是每個戴表的人最愛聽的,也代表著中國人對手表的喜好。對于鐘表這個隨身的小物件,中國人對它的喜歡,自古有之。


      中國人發明了機械鐘表


      機械鐘表的雛形實際出現在中國,或者說中國人發明了機械鐘表。1088年,中國宋朝人蘇頌的水運儀象臺被世界鐘表界公認為是機械鐘表的起源,是機械鐘表心臟部件“擒縱結構”的雛形。但是,機械鐘表真正的發源和成型,發生在歐洲。自清末開始到1949年前,今天人們耳熟能詳的一些瑞士手表牌子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當時的上海,是對于全世界人來講都是“稀罕玩意兒”的手表使用的主要城市。同時還有北京、天津、重慶、昆明等等地方,很多瑞士牌子在上海建立了代理和經銷點,那時歐米茄、浪琴、天梭、美度、積家、勞力士、英納格、羅馬等瑞士表都可在市場上買到。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所有西洋手表品牌在中國的代理處,都搬去了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所以,倏忽之間,在中國內地市場上,一下子沒有了手表可賣可買。


      “一表難求”的中國表


      小小的手表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尖端工業制造實力。1955年3月26日《天津工人報》頭版頭條以《我國自制手表成功》為標題做了報道:“天津試制成功國產第一支手表,從而結束了我國只會修表、不會造表的歷史……”。


      1960年,上海手表廠著名的A581型手表就生產了45萬只,加上其他各地手表廠的貢獻,中國人民慢慢戴上了自己的國產手表。1960年,國產表產量直接從1959年的幾萬枚倍數增長到超過50萬枚!那時的國產手表,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最貴的就是上海牌手表了,差不多80—120元。


      這一時期,最流行的奮斗目標“三大件”就是手表、自行車、縫紉機。為了一張表票,很多人要徹夜排隊去排號領取,或者托親戚、托朋友。


      1970年后,中國國產手表制造發展迅速。整個1970年代是國產手表發展最好的一段時間。那時主管手表制造的是原輕工業部,它在1970年代做了一件對中國手表行業發展至關重要的事情:為解決各個城市幾十家表廠各自為戰的局面,1970年,輕工業部組成全國統一男表機芯設計組,要設計出“走時精確、結構簡單、工藝性好、便于維修”的統一機芯供大多數表廠使用。一年后第一枚“統芯”面世,所有表廠陸續跟進,使中國國產手表產量快速增長。1972年時,中國國產手表年產量已超過了1000萬枚。


      中國人一直對瑞士制表和德國精密制造有莫名的崇拜。實際上,到了1970年代,一些國產表、尤其上海表的質量,和那時的德國產手表水平已經差不多,甚至有些優質上海表質量超過了某些德國產手表。那時好質量的上海表的精準度,日誤差可以達到正負30秒內甚至20秒內,這在當時是很好的。今天,國產表的精準度也無非如此。


      可惜的是,席卷世界鐘表界的一場“石英革命”幾乎摧毀了擁有幾百年制造基礎的瑞士機械表產業。那時中國經濟相對落后、沒能和國際接軌,幸而“石英風暴”遲滯幾年才波及到中國手表制造。但是,還是直接影響和傷害了中國國產機械手表制造,使得通過奇跡般快速發展、剛剛擁有一個黃金時期的中國國產機械手表制造業遭遇夭折。從此中國的鐘表制造,再沒有了趕上或超過瑞士的機會。


      中國成名表消費最大市場


      1980年代,在石英表沖擊和改革開放的雙重影響下,國營老表廠走下坡路的同時,一批港資背景下的新表廠、新品牌崛起。石英表和“三來一補”方式進入到中國市場的各色手表和廉價手表,也直接推高了國產表的產量。到1990年時,國產表的年產量已超過3000萬枚。


      1990年代,全球的機械表市場又復蘇。此時中國國產機械表也借此時機發展了一波,之后就很快被新表廠和新品牌代替了。2000年后,上海表已不再是從前的上海表,成了私有化的上海表業,之后北京表也私有化,現在只有海鷗表是完整的國營身份。


      1990年代,對于中國民眾來講,最大的變化是手表的選擇多了,瑞士表隨處可見了。1990年代也是眾多瑞士表牌子開始重新回歸中國市場的開始,比如斯沃琪集團就在1990年代后期在上海建了辦事處,歐米茄、浪琴、天梭這些在民國時期就為一部分國人所知曉的品牌又陸續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


      2000年后,瑞士手表牌子也如“雨后春筍”般大舉進入中國大陸市場。2012年后,尤其是2014年起,高級瑞表在中國的市場增速變緩,市場相對變得成熟。從前整個銷售量約50%以上都是禮品表,后來好的手表越來越成為富裕的個人所購買。中國人也越來越懂表。更多的愛表人具備了基本的鐘表知識,了解了品牌的真實情況,盲目購表的情況相對減少。


      2019年的中國,依然是全球名表消費最大的市場,內地和香港地區的瑞士表進口量相加,占了瑞士表出口的一大部分,而真實情況遠遠大于數據:貴價瑞士表的銷售,超過百分之五十都是中國人在中國和世界各地購買的。1949年至今,70年轉瞬即過。國家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每一代人的生活都變化多多。但無論怎么變,時間是不變和永恒的。有一枚喜歡的、精準的好手表在腕,一定是有必要的。今天中國國產鐘表制造量雖然很大(占據世界產量的75%以上),但在“質”的方面,發展道路還很長。 (白映澤)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中國鐘表邁向高檔精品化

      中國鐘表邁向高檔精品化

      我國鐘表工業經過50多年發展,已形成了以高精密制造技術為核心的工業生產體系,成為全球競爭力最強的鐘表制造基地和世界鐘表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9-08-30

    熱點視頻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