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妝品新時代“中國風”當道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1-09





      與素面朝天的年代相比,如今可謂一個“顏值當道”的時代——美麗而精致正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追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化妝品行業迎來了“大展拳腳”的歷史機遇。


      2019年,在化妝品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行業監管持續加強,利好政策不斷助力行業進步。


      時代在走,年輪在添。站在2020年的門檻上回望2019年,中國化妝品行業正面臨產業競爭格局的時代性變革。


      去年零售額有望達2963億元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化妝品消費也迅速崛起。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前11月,中國化妝品零售額達到2708億元,同比增長12.7%。根據預測,2019年全國化妝品零售額將達到2963億元,未來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23%;2023年全國化妝品零售額將突破4000億元,達到4065億元左右。


      我國化妝品行業早已今非昔比,逐步形成了龐大的化妝品經濟格局。但與此同時,化妝品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


      調查報告顯示,在國內市場,化妝品行業主要由國際品牌占主導。尤其在高端彩妝市場,幾乎被國際品牌所壟斷。國際化妝品品牌憑借其在全球范圍內形成的品牌優勢、日積月累的人氣口碑、穩定的產品質量以及成熟的渠道鋪設等優勢,在中國高端市場上贏得了龐大且穩定的客戶群。對本土品牌造成了很大的競爭壓力。


      在國際市場,中國化妝品品牌在高端消費類市場占有率僅為2%,在全球市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化妝品公司里,沒有國產品牌的身影。


      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中國化妝品行業已經形成了多元化的競爭格局,其國內企業數量有近4000家,但普遍規模較小,一直以來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且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魚目混珠的行業亂象。


      一些自主研發能力差、科技含量低的小品牌,常常以模仿成功品牌為生,相比在我國化妝品市場上占據著主導地位的國際品牌而言,市場競爭實力嚴重不足。


      “新國貨”漸成氣候 年輕人愛上“中國風”


      雖然我國本土化妝品企業面臨“洋品牌”巨大的競爭壓力,但在2019年,很多消費者也明顯感受到“新國貨”化妝品的崛起為本土企業圈帶來的蓬勃朝氣。


      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持續將近一年的國家形象展示,前所未有地壯大了年輕消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新國貨”銳意創新,在營銷環節加強與年輕人溝通,并利用社交媒介工具集中造勢。


      2019年,故宮和敦煌元素成為本土品牌最愛的IP。例如,主打古風元素、在2019年翻紅的故宮文創系列彩妝、花西子等新晉品牌;主打國風營銷的百雀羚、自然堂、六神等品牌。無論是傳統國貨美妝的新轉型,還是新國貨美妝的強勢崛起,或是和本土符號的聯名跨界,中國風、中國潮,已成為新時代消費者的普遍選擇。


      “他經濟”時代到來


      隨著大眾對多元文化接受程度的提升,愛美不再是女性專利,更多男性開始關注美妝領域。在男士化妝品成為“新藍海”之時,2019年,男性化妝品市場進一步拓寬。


      調查報告顯示,在男性美妝領域,年輕男性更加活躍,95后占比最大,是線上男性美妝消費的主力軍,消費潛力十足。


      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男士化妝品類銷售中,彩妝品銷售額的同比增長速度居于化妝品類之首,高達89.0%。其中,男士眉筆增速達214.0%,男士專用BB霜/CC霜增速達185.0%,男士口紅增速達278%。


      利好政策密集出臺 服務企業規范行業


      2019年4月1日起,我國下調進口貨物增值稅率。進口貨物原適用16%增值稅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增值稅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


      同年4月8日,財政部官網再次公布了有關進口稅(行郵稅)下調的通知,這也是繼去年11月以來我國第二次下調行郵稅,涉及化妝品、食品、藥品等消費者需求集中的諸多領域。包括香水、唇彩、睫毛膏、眼影、防曬霜、面膜等在內的美妝護膚品,也根據價格有所區別,除了完稅價格每毫升(克)在10元及以上、或者每片(張)在15元以上的商品仍維持原50%的稅率外,其余價格低于上述標準的商品稅率一律由25%降至20%。


      上述兩種稅率的下調,切實為化妝品進口企業減負,進一步激發化妝品市場活力。跨境化妝品商家關稅成本降低,有助于化妝品擴大進口,同時將進一步促進化妝品消費,滿足人民群眾化妝品消費升級的需求。


      2019年5月2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關于實施特殊用途化妝品行政許可延續承諾制審批有關事宜的公告。業內人士認為,此項《公告》的落地,將解決長期以來幾乎令所有化妝品企業頭疼的“辦證難”問題。


      因為,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規定,生產特殊用途化妝品必須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取得批準文號后方可生產。國內企業申請和延續注冊,幾乎是以年為單位,審批時效遠長于產品上市周期。有的企業早早研發出了新配方或者啟用了新原料,但就因為特證遲遲沒有批下來,耽誤了上市周期,甚至在此期間競爭對手的特證還先頒下來,品牌遭受極大損失。


      2019年8月3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多份檢驗檢測機構能力建設指導原則。該導則旨在加強對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類型檢驗檢測機構在能力建設方面的指導,提升檢驗檢測能力,為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管體系提供有力保障。


      2019年9月10日,國家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工作規范》。根據規范,自2019年11月1日起,各有關單位只可通過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信息管理系統網上辦理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有關事宜。此前獲原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資格認定的化妝品檢驗機構的相關資格自動終止,現在化妝品送檢的機構必須具備承擔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工作的資質與條件。


      業內認為,該政策將規范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工作,保證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工作公開、公平、公正、科學。(記者 張麗娜)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我國化妝品行業今年規模將達3580億元 未來將持續增長

      據上證報道,記者今日從中國香精香料化妝品工業協會獲悉,我國化妝品行業具有巨大的產業規模擴展空間,2017年將達到約3580億元規模,未來五年我國化妝品銷售將呈現持續增長態勢。A股從事化妝品生產和銷售的上市公司有上海家化...
      2017-07-28
    • 政策利好進口化妝品進入國內市場 價格將有所下降

      與國產化妝品相比,近年來,進口化妝品市場快速發展,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購買進口化妝品。在中韓自貿協定、進口商品關稅調整等多個政策的實施下,進口化妝品市場價格有所下降。
      2017-10-25
    • 我國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穩中有進

      2017年,我國化妝品注冊管理穩中有進。在落實行政審批改革、優化審評審批流程、做好上市前監管工作方面,堅守化妝品市場準入關,為事中事后監管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8-01-27
    • 國產化妝品企業行穩致遠還須加強“質量內力”修煉

      數據顯示,國內化妝品行業通過20多年的發展,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2016年中國化妝品零售交易規模已達到3360 61億元,化妝品消費總額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未來還呈現繼續擴大的趨勢,預...
      2018-04-13

    熱點視頻

    臨沂市長孟慶斌推介家鄉:歡迎您到沂蒙來! 臨沂市長孟慶斌推介家鄉:歡迎您到沂蒙來!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