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偏緊 面板價格漲勢料延續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3-17





      價格上漲


      2019年12月,各尺寸TV面板(LCD,下同)價格企穩,今年1月開啟上漲勢頭。


      群智咨詢最新發布的TV面板價格風向標數據顯示,外銷備貨強勁,供應緊張。群智咨詢預計32英寸3月上漲2美元;整體需求穩定,主力面板廠供應收縮,預計39.5-43英寸3月上漲3美元;外銷備貨持續,面板供應偏緊,預計50英寸3月上漲3美元;備貨需求強勁,韓廠產能下降造成供需緊張,預計55英寸3月上漲5美元;在大尺寸方面,65英寸海外品牌備貨需求強勁,2月至3月維持5美金漲幅,75英寸整體供需平衡,價格維持291美元/片。


      集邦咨詢旗下光電研究中心發布的3月上旬面板價格快報顯示,32英寸價格介于36美元/片至39美元/片,均價為37美元/片,較2月上漲2美元;65英寸價格介于168美元/片至177美元/片,均價為172美元/片,較2月上漲2美元;43英寸、55英寸3月均價分別較2月上漲1美元、3美元。此外,該機構預計3月桌上顯示器和筆記本面板價格也將上漲,前者漲幅介于0-0.1美元/片,后者各尺寸上漲0.2美元/片。


      根據AVC統計數據,2019年電視出貨量由高到低的國家或地區是中國、北美、亞太、西歐、拉美、中東非、東歐及日本,對應占比25%、20%、18%、13%、10%、6%、6%及2%。“中國和北美地區出貨量合占全球45%,仍是最主要的消費市場。受國內疫情影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電視開機時長,以及電視線上銷售占比,需求韌性仍較強。”方正證券表示,根據群智咨詢預測數據,第一季度國內市場電視整機出貨將同比下降18%,全年同比下滑3.1%,整體占比較低。韓廠面板減產預期較強,今年新增產能供給有限,看好國產龍頭廠商出貨份額持續提升,對于電視面板市場中期需求不宜過度悲觀。


      中信證券認為,大尺寸面板下游主要關注電視。若疫情持續,消費者購買電視的需求可能進一步下降。中小尺寸下游則主要關注手機需求,極限推演下,若全年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0%,則影響中小尺寸面板總需求的3.9%。


      供應偏緊


      業內認為,就目前而言,漲價動力主要來自供給端。中國大陸、韓國和日本分別坐落57、20、12條面板產線,LCD產能占比分別為53%、32%、5%;中國臺灣有29條面板產線,LCD產能占比為15%。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武漢地區(主要影響5條中小尺寸產線),以及韓國龜尾等地區(主要影響4條產線,可能影響模組生產)。“疫情可能對中國大陸和韓國產線產能釋放、模組端出貨產生階段性影響。”中信證券表示。


      據了解,武漢匯聚了京東方、TCL科技、深天馬這三家公司的五條產線。其中,京東方在武漢有一條10.5代LCD產線,主要應用于超大尺寸TV面板,規劃月產能約120K,2019年底已正式投產,目前正處于爬坡期。


      TCL科技旗下華星光電在武漢建成2條6代產線。其中,T3為LTPS LCD產線,月產能約50K/月,主要應用在手機、移動PC顯示面板等,2019年上半年已實現滿產;T4是OLED產線,規劃月產能為45K,主要應用于柔性及可折疊手機面板,于2019年年底投產,目前正處于爬坡期。


      深天馬在武漢有2條產線。其中,4.5代a-Si線月產能約30K,于2010年第四季度投產,主要滿足移動終端消費類、工控類顯示屏,處于滿產運行狀態中;6代OLED產線月產能約30K,應用于高端智能手機和差異化平板,一期產線于2018年第二季度投產,二期正處于建設中,計劃2020年投產。


      中信證券指出,目前武漢地區中小尺寸產品交付有所延遲,韓國部分產線短暫關閉后已重啟生產,未來日韓疫情若加劇,廠商產能可能關閉或下調稼動率。極端假設韓國位于龜尾、日本位于愛知縣/千葉縣的產線全部停產,將影響72K/月OLED面板產能(全球OLED占比4.93%)和213K/月LCD面板產能(全球LCD占比5.34%)。更極限推演下,若日韓工廠悉數受影響,則可能導致面板供給大收縮,全球占比25%的LCD產能和75%以上的OLED產能將受影響。


      重視上游


      疫情之下,面板廠能否穩定供應,以及按期投產,除了要克服復工延遲和物流運輸效率下降的問題,還要看上游材料的供應是否會出現短缺。“節前,雖然面板廠沒有出現大幅度的稼動率的下調,但也不難發現,春節后出現了人工不足以及部分原材料短缺的問題。根據初步調查結果,材料短缺主要發生在面板廠后段,包括PCB、偏光片和輔材,這會對面板廠的生產和出貨造成一定影響。”今年2月上旬,群智咨詢TV研究總監張虹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提到這個風險。


      中信證券介紹,面板廠的生產流程大體分為前中后三個制程,分別是列陣工序(Array)、成盒工序(Cell)、模組組裝工序(Module)。其中列陣工序是在玻璃基板上制造出TFT列陣的過程,成盒工序是將TFT列陣基板與彩色濾光片基板拼合成液晶盒,并進一步加工成面板的過程。模組組裝工序是先在面板上貼附偏光片,再將面板與驅動芯片、印刷電路板等組件進行熱壓邦定,與面板上線路進行連接,再搭配背光源組合形成模組組件。


      張虹進一步指出,湖北是PCB重要區域,聚集了很多PCB制造廠商,而PCB屬于人員密集型企業,開工的延遲將對這些廠商的產能造成非常大的影響。隨著近幾年整個顯示面板產業向中國大陸聚集,偏光片的配套已非常成熟,很多偏光廠聚集在華東、華南地區。


      中信證券分析,面板上游供應鏈較為復雜,且技術門檻極高,材料端大多被美國、德國、日本壟斷。目前疫情蔓延至全球多個區域,若疫情持續發展,生產材料供應可能因供應商延期復工及物流不暢等因素出現短期遲滯。對面板廠而言,若疫情延遲導致供應商延期復工及物流不暢,即使前段的稼動率沒有下調,后段的生產也有可能受到材料短缺及人工的影響而出現短期遲滯。


      市調機構日前發布的價格風向標數據顯示,3月TV面板價格將延續2月以來的漲勢,每片上漲幅度為2-5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全球面板廠商主要集中于中、韓、日三地,若海外疫情持續,則會使面板行業的供需均下行,且供給端收縮大于需求端,這主要源于韓國地區產能占比高。(吳科任)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電視面板投資持續 技術革新路漫漫

      國內“缺芯少屏”的局面正在逐漸破解。就電視面板而言,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企業的投入,中國企業的產能正在不斷提升。因面板占據電視70%左右的成本,因此擁有面板資源尤為重要。根據調研機構群智咨詢關于2017年一季度的數...
      2017-05-26
    • 液晶面板價格或將松動 互聯網電視能否殺出重圍?

      液晶面板價格或將松動 互聯網電視能否殺出重圍?

      多位業內專家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液晶面板占電視整機原材料成本的40%到50%,譬如TCL、三星、夏普等具備液晶面板生產能力的電視廠商在面板價格翻涌之中更能占據制高點,純粹的互聯網企業要想突圍,必須跳出“價格觸底”...
      2017-08-21
    • 中國大尺寸面板供給躍居世界第一

      以往,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場基本被韓國廠商占據,如今,這一局面正在改變。
      2017-09-13
    • 8月份彩電零售回暖 上游面板價格回調

      經歷了連續7個月的市場消沉后,彩電零售8月份出現回暖跡象。OLED電視、量子點電視等創新產品,可能成為企業十一促銷的主力。
      2017-09-13

    熱點視頻

    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戰“疫” 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戰“疫”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