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食飲料 餐飲業消費升級的藍海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4-02





      據中國烹飪協會統計,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預計超過3.9萬億元,同比增長達10.7%。餐飲業不僅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軍,也是更好服務消費者消費升級的大舞臺。
     
      記者最近在深入食品和餐飲企業采訪中發現,在餐飲舞臺上,越來越多的食品生產和科研企業擁抱消費升級需求,挖掘中國傳統健康飲品寶藏,打開記憶的味道,為消費者提供營養健康的冷食飲品,受到餐飲業歡迎。
     
      “餐飲業消費升級中,冷食飲料占據重要位置。一般來講,冷食飲料占酒樓營業額10—15%,按10%占比,餐飲業一年起碼消化3900億元冷食飲料,絕對是藍海。”英鵬食品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長柴欣欣介紹,目前隨著人們追求營養健康和輕松休閑的生活方式,不少耳熟能詳的飲品承載力疲軟,而特色健康型飲品和記憶中的味道成了招人喜歡的新秀。餐飲渠道飲料目前有果蔬飲料、碳酸飲料、蛋白飲料、功能飲料、茶飲料等幾大類,包裝和制作形式分預包裝飲料和自制飲料。近年來,隨著營養健康消費需求和酒店鐘情特色飲品,果蔬飲料銷量居首,自制特色飲料異軍突起快速增長。
     
      柴欣欣說:“現在很多消費者在外就餐對餐食要求少油、少糖、少鹽,而對飲料則有營養、去膩、開胃、清熱等需求,這類飲品市場潛力很大。飲品的天然感和口味很重要,比如山楂是藥食兩用的食物,可以開胃消食,但過去很長時間,山楂飲品在餐飲店銷售并不理想。”柴欣欣讓記者品嘗了新升級的山楂飲料,酸爽、圓潤、清新的口感口味令人為之一振,食品工業與餐飲業緊密結合產生了良好效應。開發這款山楂飲料的工程師介紹,好的飲料開發要具備多種要素:比如要選擇對路的好原料,山楂品種在甜度、果膠、色素等指標含量差別較大,對產品質量有影響,好品種山楂價格要高于普通的30%左右;原料的搭配要解決營養均衡和口感,如山楂和胡蘿卜、蘋果等的結合就比較圓滿;再有新產品科研要與先進水平和消費時尚接軌,具備市場潛力。
     
      冰淇淋與餐飲混搭已成為90后等年輕消費群體的時尚,但對于千篇一律的軟冰淇淋人們已經習以為常,而餐飲業也在追尋特色冷食。記者在市場采訪中看到,自制冷食以其特色、可快速調整品種和帶給餐飲店較好的利潤而成為黑馬,尤其是“記憶中的味道”以其返璞歸真的文化、口感、品種受到消費者歡迎。柴欣欣介紹,天津奶油雪糕、小豆冰棍等傳統冷食市場見俏,英鵬公司為餐飲店開發了門店可自制的傳統奶油雪糕以及香草、抹茶咖啡、巧克力等風味的冷食,并配套加工工藝,餐飲店只需一臺冰柜,“冷食原料拆包+用水攪拌+灌入模具+進冰箱冷凍”即可完成自制冰淇淋,加工過程僅需25分鐘,加工品種和加工量隨心所欲。在一些知名餐飲店,品嘗美食珍饈,吃一顆“奶油冰棍”,美味與傳統相得益彰,受到食客青睞。(記者 王光懷)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北京餐飲業排放設“門檻” 逾6萬家餐館將減排顆粒物近3000噸

      5月16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關于征求北京市地方標準《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標準》)和《餐飲業油煙顆粒物的測定手工稱重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擬加強對餐飲污染源的控制。
      2017-05-17
    • 中國餐飲業進入了提質轉型升級新階段

      中國餐飲業進入了提質轉型升級新階段

      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推進餐飲業發展,要盡快加強“兩個能力”建設。一是要加強餐飲企業滿足市場需求的供給能力建設,二是要加強政府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建設。
      2017-06-26
    • 信息化助餐飲業競爭力提升

      在信息化社會,信息是一種虛擬的經濟資源。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總經理洪明基曾表示,餐飲業的信息化是通過利用網絡技術,引導受眾參與內容傳播,對餐飲產品、品牌、活動產生了解、認同和共鳴,以達到受傳雙方雙向交流等目的。
      2017-07-20
    • 中國餐飲業進入提質轉型升級階段

      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和普洱學院聯合推出的《餐飲產業藍皮書: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17)》近日正式發布。藍皮書指出,中國餐飲業進入了提質轉型升級的新階段。
      2017-07-30

    熱點視頻

    習近平同金正恩舉行會談 習近平同金正恩舉行會談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