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規模增幅超30% 休閑肉制品產業亟待加速轉型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4-11





      為推動我國休閑肉制品生產加工技術創新與發展,加快行業品牌化建設,提升休閑肉制品食品安全水平,4月3日,中國肉類協會聯合江蘇省靖江市人民政府在靖江市舉辦“2018中國(靖江)休閑肉類制品高峰論壇”。論壇邀請政府相關部門、國內外相關機構、企業代表及行業專家深度解析我國休閑肉制品產業發展政策和趨勢,共同探討休閑肉制品發展中標準制定、食品安全、市場規范等重點問題,同時為靖江豬肉脯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及新成立的中國肉類協會休閑肉制品分會、發酵火腿分會揭牌。


      質量安全是產業發展基礎


      肉類食品產業是我國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肉類食品行業發展整體呈增長態勢,行業規模不斷提升,產品安全性、健康性、方便性、營養化不斷增強。但肉類食品產業集中度不高,有影響力的品牌企業不多,大多數生產企業生產規模較小,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個別產品存在安全隱患。針對這些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三司副司長陳少洲表示,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處置。一是督促生產經營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產品、涉嫌不合格產品;二是督促企業及時排查風險因素,防控食品安全風險;三是針對重點食品、重點區域和重點問題,部署各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注重查處大案要案;四是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抽檢信息,總局官網開設專欄,每周公布監督抽檢合格和不合格產品信息,同時進行風險解讀和消費提示。此外,對于多次檢出有問題的企業,一是繼續加大抽檢監督力度,二是加大日常監管力度,三是幫助企業開展會診會商,分析查找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陳少洲表示,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應嚴格按照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在日常生產經營當中嚴守法規標準,切實保障食品質量安全。他希望中國肉類協會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引導行業自律和自覺遵法守紀,加強行業溝通,特別是針對監管部門抽檢發現的問題,及時在行業通報,共同研究和解決問題,為食品安全的社會共治作出新的貢獻。


      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食品處副處長周海龍表示,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決勝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肉類食品行業要圍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企業質量安全保障水平,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周海龍建議,肉類食品企業需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健全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應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完善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強化對食品添加劑的質量監控,完善食品冷鏈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其次,推動企業誠信建設,構建安全長效機制。堅持推進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是構建食品安全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具體體現,肉類食品企業要繼續大力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增強企業責任意識,加大對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國家標準的宣貫培訓力度,全面推進規模以上企業建設誠信管理體系。


      新技術新裝備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2017年,我國肉類生產增長、進口減少、出口增加,改變了多年以來肉類進出口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的趨勢。1—12月,全球肉類進口389.6萬噸,同比下降16.6%,同期我國肉類出口100多萬噸,同比增長28%,肉類食品行業基本態勢穩中向好。中國市場供應總量897萬噸,人均肉類消費達64公斤,比2012年增加了1.2公斤,增幅


      1.9%。從總量上來看,中國是肉類生產消費和貿易的世界第一大國。根據工信部報告,肉類產業在所有的食品產業里產值占比已經超過13%,但是相對肉制品在整個食品行業中的占比,方便即食肉制品在整個食品中的占比較低。根據統計,所有的肉制品中,屬于方便即食的肉制品品種只有4%,其占比低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肉是以鮮肉的形式消費,產品結構還不能適應消費需求的變化,肉類制品發展不均衡,加工程度不高。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張萬剛教授表示,肉禽魚類的休閑食品因為美味和營養價值相對較高,預計在將來還會有較快發展,特別是醬鹵類肉制品會保持20%左右較高增速水平。


      據了解,目前我國多數休閑食品為小包裝,且需要大量人工參與,這對生產企業的衛生管理控制,生產的連續化、自動化都是限制瓶頸。從小作坊到大規模生產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有新技術、新裝備來支持。另外,產品同質化嚴重,因為食品產業的技術壁壘低,好產品易被山寨產品模仿,擾亂市場秩序。新品研發力度不夠,對新技術的投入也不足。此外,生產過程中,為了降低水分活度,多數休閑食品都采用熱風干燥、油炸或者高溫高壓的加工方式來延長貨架期,但這樣會破壞產品營養,降低產品品質。對此,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副院長喬曉玲介紹,創新食材和微生物發酵技術已經應用于肉類食品加工,使產品從口味到營養都有了創新。超高壓技術、電磁場的技術也正在用于延長產品貨架期上。


      中國肉類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高觀表示,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肉類食品升級要瞄準國際標準,在提升質量和效益上下工夫。一是質量要好,效益要高。二是堅持創新,特別是要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以及人力資本等方面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三是要穩筑基礎。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融合一二三產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振興戰略就是穩基礎的重要方向。四是安全放心,健康中國戰略中央確定的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基本戰略,怎么實施肉類食品的健康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是協會未來要關注和規劃的。


      中國肉類協會執行會長李水龍表示,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以及百姓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閑暇時間增多,文化品位提升,休閑消費在一些發達地區,尤其在一些高收入人群中興起較快。近幾年,我國休閑肉制品增長很快,市場規模增幅高達30%—50%。靖江在1995年首批進入國家小康縣之后,連續10年進入全國百強縣市,在諸多的工業門類中,休閑肉類制品生產是突出的特色之一。靖江的休閑產品、休閑肉制品已行銷到全國29個省市及港澳地區,有的還遠銷日本、俄羅斯、東南亞。這說明休閑肉制品市場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市場潛力。肉類加工業上連農村畜牧養殖,下連居民日常消費,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發展肉類行業,不僅可以帶動農村脫貧致富,還可以帶動肉類加工的基建、食品配料、包裝、冷鏈流通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促進肉類產業結構升級,也可以促進城鄉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對社會穩定和諧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楊志華)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內涵式增長推進生物發酵產業轉型升級

      生物發酵產業是一種以高科技含量為特征的新興工業,它是以淀粉(或糖蜜)等農副產品為原料,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產業。
      2017-11-01
    • 我國面粉行業進入轉型升級階段

      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面制品加工業已經形成多元化的行業趨勢,就近年行業情形來看,國內面粉加工業發展勢頭平穩,企業規模不斷擴大。
      2017-12-15
    • 酒企密集發布2017年銷售策略 兼并重組望成趨勢

      3月23-25日,第96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將在成都召開,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就此發布了經營、招商相關的策略。多位酒業專家表示,2017年白酒市場集中度將不斷提升,白酒行業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兼并重組將成趨勢。
      2017-03-21
    • 食鹽專營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將建信用管理制度

      食鹽專營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將建信用管理制度

      國務院法制辦近日就《食鹽專營辦法(修訂送審稿)》和《鹽業管理條例(修訂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送審稿強化食鹽安全管理,要求建立食鹽信用管理制度,從食鹽生產、批發等方面,進一步保障食鹽質量安全和供應安全。
      2017-03-21

    熱點視頻

    扎克伯格怒了:蘋果就是在騙用戶花錢 扎克伯格怒了:蘋果就是在騙用戶花錢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