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能依然過剩 未來白酒行業調整仍是關鍵詞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5-03





      日前,中國酒業協會年會,即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七次(擴大)會議在北京舉行。中酒協2017年的行業發展狀況梳理和2018年的發展動向分析,吸引了來自全國眾多白酒酒企的關注。2017年,中國白酒生產量達到1198萬千升,同比增幅6.86%。銷售收入達到5654億元,利潤實現1028億元,銷售額和利潤的增長率超過了產量的增長率,行業表現出整體回暖的趨勢。


      同時,中國酒業協會專家們也指出,產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不容忽視,2018年,協會希望通過加深產業研究、汲取優勢企業經驗、白酒釀造技藝申遺、白酒國際化、引領白酒技術創新、培養年輕消費者市場等工作,為行業破題。


      全行業穩定向前發展


      2017年是中國酒業轉型調整的第5年,轉型效果初步顯現。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1—12月份,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7077.41萬千升,同比增長3.31%;累計銷售收入9000多億元,同比增長10.45%;累計實現利潤1314.03億元,同比增長27.24%。


      2017年,中國酒行業回暖趨勢明顯,高端名酒與區域龍頭品牌集中度提升,全行業穩定向前發展。“尤其是白酒行業,2017年在一線高端名酒的帶動下,諸多的二線名酒品牌快速走過調整期,進入新的增長周期。”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如是說。


      王延才表示,結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新趨勢,2017年中國酒業發展表現出四方面的特點。


      第一是市場容量趨穩,2017年,飲料酒總量增長不到1%,總量趨穩,市場容量趨穩,主要表現在白酒、啤酒和黃酒這幾個酒種。


      第二是品牌意識提高和強化,在消費領域,可以明顯感覺到,無論哪一個酒種,消費都在向骨干企業、馳名品牌、優勢品牌集中。


      第三是行業競爭加劇,甚至可以說形成了一種完全擠壓式競爭的狀態,大企業進入了一個新的周轉時期,中小企業生存更加困難。


      第四是行業成本上升,利潤空間收窄,主要反映在啤酒和黃酒這兩大酒種,尤其是啤酒,成本上升造成的壓力非常大。


      對此,王延才強調,中國酒業應該堅持創新驅動,加快智能轉型,努力提質增效,進行大量的有益探索,繼續保持行業發展穩中有進的向好局面。


      產業調整成效顯著


      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十三五”中期,我國白酒的經濟運行狀態保持了良性、健康、穩中有增的態勢,在生產總量相對穩定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管理、提高效率、技術創新、減少消耗、降低成本等,提高價值創造,保持了利稅總額和經濟總量的穩定上升。2017年1—12月,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有1593家,累計完成白酒總產量1198.06萬千升,同比增長6.86%;累計完成銷售收入5654.42億元,同比增長14.42%;累計實現利潤1028.48億元,同比增長35.79%。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白酒的增長方式實現了銷售增長和利稅增長超過產量增長的良性循環,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數量一直在增加,小作坊式的企業一直在減少。從產業發展的趨勢來看,產業結構逐步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產業優勢向傳統的優良產區傾斜,品牌優勢繼續向名優品牌集中。“從目前看,白酒的產業調整仍將繼續,新一輪的企業整合、并購開啟,行業的洗牌和競爭還將加快。”王延才強調。


      產能過剩仍是現實


      王延才表示,從全社會的角度去看,白酒的產能仍然過剩,這是一個客觀的現實。“‘十三五’期間,白酒的產能總體不會有大幅度的增長,全國優勢產區擠壓劣勢產區,各產區產能之間呈此消彼漲的態勢。白酒的品種、價格、渠道和服務體系的再造無法回避,傳統的流通渠道與新型的互聯網渠道逐步整合,多種渠道并存。流通體系與服務體系加快融合,多渠道提供服務格局正在形成。”王延才如是說。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也認為,白酒產業的發展客觀上要求白酒企業必須升級,尤其是在當前白酒產業調整、變革的新形勢下,產業升級是產業發展最強有力的支撐。同時供給側改革必將給產業結構帶來巨大調整,產業供給資源重構勢在必行。他同時指出,隨著白酒年份酒標準、白酒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標準的建立健全,將進一步夯實白酒生產、流通環節的良性發展基礎。


      在產業趨勢的帶動下,中國白酒的自然生態、社會生態等產業的新生態逐步形成,白酒企業打造產業新生態更加積極主動,共建、共享、共贏的和諧發展理念已經成為行業的普遍共識。


      據了解,白酒產業是幾大酒種中最先進入調整期的酒種類別。2017年以來,一線白酒品牌回暖明顯,產品價格屢屢提升,銷售量持續增長,在消費市場和金融市場的表現都非常搶眼。有白酒專家就此分析說,白酒業的回暖事實上就是一線白酒品牌的回暖,高端和次高端白酒產品延續價格回升態勢,是增長的主力軍。另一方面,在一線品牌的帶動下,諸多二線名酒品牌快速度過調整期,進入新的良好穩定發展期。


      但是,相比高端和次高端的產品,現在二線白酒中還沒有全國化的強勢品牌出現。而白酒產業的競爭在加劇,整體社會消費會繼續向優勢品牌傾斜。另一方面,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是集中在住房、教育、醫療方面,因此王延才提醒說,白酒企業要對消費升級有清醒的認識,準確把握,不要幻想消費升級就能解決產能過剩的大問題,“要更加重視品牌梯度培育、品牌強化重塑、海外推介等工作。”


      六大經驗指明方向


      在產業和產品結構新變化的條件下,對企業而言,核心是應該把握新時代、新消費、新機遇的宏觀大局。王延才借用白酒優勢企業的經驗,提出了2018中國白酒產業的發展之路,鼓勵企業在新時期要有新的工作方法,要積極進行創新探索。


      第一,不失時機找出轉型升級的好風口。轉型升級是行業和每個企業都必須去研究和重視的問題,這個風口的尋找對于各企業而言至關重要,沿著什么樣的方向,確定好整個消費帶動的風口在哪里,這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前提。


      第二,聚焦價格、產品、品牌、品類、生活方式,找出消費升級風口。王延才表示,有關消費升級,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2017年,一線的高端名酒價格回升,二線的次高端的酒在一線的帶動下也走出了調整期,價格都有一些調整。對于消費升級,在找風口的時候,需要有一個準確的把握,談到消費升級,還要注意到消費升級的大部分空間在哪里?目前來看,剛性的需求仍然占了消費升級的大頭。消費升級最大的特征是消費品類的變化,這是近10年消費行業最大的變化,性價比仍然是拉動消費升級的最核心的因素。


      第三,全力以赴做出與眾不同的好產品。現在白酒風格多樣化和每一個企業定型自己的特點,這已經成為全行業的共識,每一種產品都要有自己的風格,同時還要不遺余力講出真實動人好故事。


      第四,不驕不躁,打出攻守兼備的好渠道。專注于渠道的變化,使傳統的通道和新的銷售模式共存。


      第五,不慌不忙,做到專業高效。


      第六,不懈努力,創出自動自發的好機制。白酒行業機制的變化對整個行業是非常重要的,在整個產業和產品結構升級的背景下,要積極向兄弟企業去學習,研究適合自己的戰略和戰術。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高端復蘇明顯 白酒市場率先回暖

      近日,多家白酒上市公司公布了2016年的業績預告或財報,成績單頗為靚麗,一些酒企的凈利潤增幅甚至達到了1025 11%,那么,推動白酒上市公司業績向好的因素有哪些?
      2017-03-22
    • 白酒行業或迎來量跌價漲

      白酒行業或迎來量跌價漲

      在白酒行業迎來回暖行情的背景下,多位專家表示,2017年白酒行業將迎來“量跌價漲”局面,龍頭企業借助品牌優勢將實現內涵式發展,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
      2017-03-23
    • 業界稱白酒離真正復蘇還有一段距離

      “大家都知道白酒行業經過了近四年的調整,現在我們也看到了復蘇的跡象,但是離真正的復蘇我認為還有一段距離。”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琦23日在成都舉行的第96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主論壇上表示。
      2017-03-24
    • 白酒行業強回暖信號來襲 時隔4年再現酒企推新品潮

      一年一度的春季全國糖酒會在成都如期舉行。在以茅臺為首的高端酒市場銷售回暖的背景下,本屆糖酒會顯得異常熱鬧。
      2017-04-06

    熱點視頻

    機票買得起退不起?15家涉事企業被約談竟無人到場 機票買得起退不起?15家涉事企業被約談竟無人到場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