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京召開的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新時代中國乳業的全面振興”分論壇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表示,中國原料乳質量目前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社會關注的三聚氰氨指標連續十年檢出率是0%,規模化牧場成為養殖和商品化生鮮乳的主力軍,企業的自有奶源比例逐步提升,生鮮乳的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既然三聚氰氨指標連續十年檢出率是0%,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不再檢測三聚氰胺這個指標了?對此,劉美菊表示,“雖然三聚氰氨在乳制品當中已經清除出去了,不存在了,但是‘三聚氰氨’這四個字,在全國曾經的30萬患兒的家長心中一直揮之不去。一提起‘三聚氰氨’,可能依然是當初給他們造成的那種創傷,還刻在心里,現在盡管產品里沒有‘三聚氰氨’了,我們還必須要檢,這不是說對我們的產品沒有信心,而是為了讓患兒的家長更加安心,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來對待這個問題。”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強對乳制品的監督管理,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實施注冊管理,截止到2018上半年,共完成1217個產品配方的審批。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司長馬福祥介紹,下一步將對標“四個最嚴”,采取五方面措施,扎實做好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工作。一是加強注冊現場核查。加大生產能力、檢驗能力、研發能力和樣品試制的核查力度。對新配方開展動態抽樣;對已經上市的配方,根據審評需要確定動態抽驗。二是研究起草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變更技術指導原則,明確實質性變更和非實質性變更界限和要求,將公開征求意見,
抓緊公布實施,嚴格配方注冊變更管理。三是推進注冊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暢通變更注冊、數據統計等功能,研究實施電子注冊證書和電子簽章管理,努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和落實“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的原則。四是結合機構改革后職能調整,加強檢查員培訓,研究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實施配方注冊后現場檢查。經檢查或者抽驗不符合要求的,責令企業整改,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許可證。五是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將加強已批準配方注冊的產品的監督抽驗,實現監督抽驗的全覆蓋,進一步保證配方注冊產品的質量安全。
奶源是決定乳品質量的關鍵,沒有好的奶源,乳制品生產就無異于空中樓閣。為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提振廣大群眾對國產乳制品信心,進一步提升奶業競爭力,國務院辦公廳6月份發布了《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中國奶業協會期刊總編輯楊秀文表示,我國對于奶業有嚴格的監督管理體系,農業部從2009年開始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檢測計劃,重點檢測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車,檢測指標包括乳蛋白、乳脂肪、雜質度、酸度、相對密度、非脂乳固體、菌落總數、黃曲霉蘇M1、體細胞數、鉛、鉻、三聚氰氨等,累積抽檢生鮮乳達20萬批次。檢測顯示,無論是原料狀況,還是乳制品狀況,都處于非常好的水平。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目前,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生產裝備和檢驗設備水平居于世界前列,但是行業整體研發創新能力還不足,需要通過創新發展促進品質升級,并推進產業全面振興。(記者 李鋒白)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