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京東進口商品部戰略發布會暨全球美食博覽會啟動儀式上,電商數據監測機構歐特歐咨詢發布了2018年1月~8月進口食品電商報告。報告顯示,在消費升級的大浪潮下和國家進口政策紅利影響下,我國進口食品市場規模快速擴大,線上增長大幅高于行業整體增長。通過分析線上超市表現,我國進口食品市場呈現出五大特征:國際品牌表現亮眼;安全類進口食品最受消費者青睞;品牌、產地選擇意識權重提高;消費者購買進口食品偏好選擇主流渠道;高線市場趨于成熟,低線市場待掘金。
北京歐特歐國際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羅興表示,正逐步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的80后、90后人群是進口食品主要消費群體,這群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發展成長起來的人群不滿足于食品單一的功能性,喜歡嘗試新事物、追求品質生活、注重個人體驗。進口食品正迎合了80后、90后的這一消費特征,迎來了巨大發展機遇。同時,隨著80后、90后逐漸開始組建自己的家庭并生兒育女,其追求個性、新鮮感、品質的個人需求轉變為家庭需求,更加速了這一群體對進口品牌尤其是進口食品的消費。
報告顯示,消費者在進口食品領域的品質消費趨勢明顯,消費者更在乎商品為自身帶來的價值而非絕對價格。由此,國際品牌表現亮眼成為進口食品市場的一大特征。分析1月~8月食品部分品類國際品牌表現,費列羅以47.1%的市場份額占據巧克力品類第一位,雀巢以46%的市場份額占據咖啡品類第一位,安佳和德亞分別以6%和5%的市場份額占據牛奶品類第三、四位,依云和巴黎水分別以5.5%、4.1%的市場份額占據飲用水的第四、五位。
而在進口食品選擇上,安全健康類最受消費者青睞,高品質類食品發展潛力大成為進口食品市場呈現的又一特征。歐特歐網絡零售監測系統數據顯示,今年1月~8月進口食品品類分布前四大品類為牛奶乳品(37.8%)、糧油調味(21.9%)、飲料沖調(16.8%)和休閑食品(15.1%)。其中,進口食用油銷量同比增長10.6%,進口大米銷量同比增長5.6%,進口液態奶銷量同比增長4.4%。
品質消費趨勢下,品牌和產地成為消費者購買進口食品的關鍵考慮要素。其中,消費者的產地意識逐漸興起,成為購買核心要素。同時,除了尋求產品質感、滿足口感需求,消費者的購買體驗也很重要,嘗鮮、求刺激的消費動機,注重體驗感知的產品和服務會影響消費者對進口食品的購買。而基于品質、服務與交付速度等因素,消費者購物會選擇如京東超市、天貓超市這樣的主流渠道。
此外,品質消費趨勢從地域上看也較為明顯,一線城市依舊是進口食品消費的主力,為購買進口食品花費最多的城市依次是廣東、上海、北京。不過從增速上看海南、安徽等地區在監測區間內晉身前五位,反映出進口食品渠道下沉的趨勢。
報告認為,伴隨著全球食品產業鏈優質資源加速整合、中國進口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以及廣大國民對品質消費意識的快速提升,中國進口食品市場將迎來新的爆發點,未來進口食品"角力場"中也將迎來新的機會。(李子晨)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