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州市召開政府部門定期新聞發布會,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通報了今年質監重點工作的新進展,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了今年開展食品安全抽檢的情況。
今年1月至9月,廣州市食品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8.4%,廣州市食品安全狀況總體穩中向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嬰幼兒配方乳粉中的“三聚氰胺”連續4年“零”檢出。針對上海中芯國際學校發生的食物霉變事件引發本地家長高度關注,市食藥監局餐飲處負責人透露,“目前,康帕斯公司承包了廣州3所學校食堂,其中白云區2所,花都區1所,通過檢查,沒有發現上海輿情中的類似情況”。
今年以來,全市共抽檢重點產品151種2192批次,實物質量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7.7%,其中吸油煙機、危險化學品等93種產品不合格發現率均為0。截至目前,全市未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特種設備事件,電梯救援平臺96333平均救援響應時間11.8分鐘,救援處置能力持續保持全國領先。
市食藥監局:
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連續4年“零”檢出
日前,上海收費高昂的中芯國際學校食堂給孩子提供霉變和過期食品被曝光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廣州市食藥監局餐飲處負責人現場回應媒體提問時稱,學校食堂一直是市食藥監局監管的重點,每年春、秋季,市食藥監局都會聯合市教育部門、人社部門,專門針對學校專項整治發文,并對全市3000多所學校食堂開展全覆蓋檢查。
“對于上海發生的學校食堂食品問題,我們了解情況后,在全市開展了相關檢查。”該負責人透露,“目前,康帕斯(注:康帕斯為上海涉事國際學校食堂食品供應商母公司)在廣州承包了三所學校食堂,其中白云區有2所,花都區有1所。通過轄區的檢查,沒有發現上海輿情中發霉、變質食材的類似情況。”
食品安全狀況穩中向好
今年1月至9月,市食藥監局共發布32期食品抽檢信息,合計抽檢35855批次,其中,檢驗項目全部合格的樣品35278批次,部分項目不合格的樣品577批次,總體合格率為98.4%。抽檢結果顯示,廣州市食品安全狀況總體穩中向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其中,大宗消費食品整體合格率保持高位。居民日常消費的糧、油、調味品、菜、肉、水果、奶、茶葉、酒等大宗食品保持在98%以上。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食品添加劑、食用鹽等食品的合格率為100%。
備受關注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合格率持續高位。2018年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為99.9%。添加非食用物質的問題得到有效遏制。比如,嬰幼兒配方乳粉中的“三聚氰胺”,連續4年“零”檢出;火鍋底料中的“罌粟殼”也沒有檢出。
公眾號可查快檢數據
針對生鮮禽畜肉、鮮活水產品、蔬菜、水果等食用農產品的保質期短且市場流通速度快的特點,市食藥監局要求全市700余家農貿市場和大型超市(其中農貿市場600多家)設立快檢室開展快檢,快檢數據實時上傳至該局,由該局在“廣州食藥監”微信公眾號上對外發布。
市民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了解廣州的農貿市場和超市食用農產品快檢信息。據介紹,目前,全市已有400多家農貿市場(大型超市)設置了電子顯示屏現場公示快檢結果,市民可以在電子顯示屏上查看;還可以關注“廣州食藥監”微信公眾號,在“便民通”欄目點擊“肉菜市場”,即可查看近期快檢數據。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救援處置能力持續保持全國領先
今年,廣州推進政府質量獎項評選,目前,全市8家企業獲廣州市市長質量獎,5家企業獲得省政府質量獎。今年全市163家企業212個產品申報省名牌產品新增目錄,同比增長68%。已獲省名牌產品(工業類和服務業類)376個,居全省第一。
引導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各類團體標準制定工作,《環保型家用吸油煙機》已被納入《廣州市2018年度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工作計劃》,對促進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具有重要意義。廣州市地方標準《老年人照顧需求等級評定規范》《旅游文化特色村建設和服務規范》的出臺也進一步明確了相關服務行業的標準。
全市未發生特種設備事故
在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方面,今年以來,全市共抽檢電線電纜、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容器、建筑材料、鋼鐵、助力車、家用電器、燃氣具、服裝、食品相關產品等重點產品151種2192批次,實物質量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7.7%,其中吸油煙機、危險化學品等93種產品不合格發現率均為0,整治成效顯著。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方面,今年以來,排查特種設備風險隱患30535項,跟蹤處理率保持100%,全市未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特種設備事件。圓滿完成2018年世界航線大會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電梯救援平臺96333平均救援響應時間11.8分鐘,救援處置能力持續保持全國領先。
今年以來全市質監系統共查處案件707宗。全市各打假部門開展食品藥品、農資、建材、汽配、食鹽、煙草等10大類重點產品專項打假,累計共核查制售假線索39781條,立案查處案件7188宗,搗毀窩點1029個,刑拘犯罪嫌疑人2107人。
破解集貿市場電子秤作弊
今年,該局在全國率先引入物聯網技術和社會治理理念,創新運用遠程識別、遠程控制、自主數據采集和數據分析、消費者線上維權監督等多個“互聯網+”計量精準監控信息化平臺,先后破解了集貿市場電子秤作弊、瓶裝液化氣充裝“短斤缺兩”、機動車安檢機構檢驗人員和設備監管風險的全國性難題,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廣州經驗”受上級部門充分肯定。機動車安檢機構服務質量等級星級評價被公安系統應用推廣。
此外,推進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廣州)及國家質檢中心建設,提升科技創新和研發能力。汽車暨新能源汽車公共檢驗檢測技術平臺建設項目進展順利,籌建國家烴基清潔能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目前,市質監局共獲批國家質檢中心13個。(作者:湯南)
轉自:廣州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