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收官,據Choice數據統計顯示,A股100家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中,近七成公司在今年1—9月實現了業績增長,31家公司業績下滑。另外,今年前三季度仍有10家公司業績虧損。
百家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3.56%
統計顯示,100家食品飲料上市公司今年1—9月實現營業總收入合計4849.48億元,而上年同期數據是4270.1億元,同比增長了13.56%;實現凈利潤總額合計為808.82億元,而上年同期金額為659.01億元,同比增長了22.73%。
從營業總收入的增值率來看,今年前三季度食品飲料上市公司營收增值率超過20%的公司有31家,而增長率超過50%有3家,它們分別是雙塔食品、黑芝麻、金達威,在報告期內,上述3家公司的營業總收入增長率分別為55.9%、52.6%和51.6%。
另外,有22家公司營業總收入出現同比下降,廣東甘化、*ST椰島和*ST皇臺3家公司的營收總額同比下降了43.17%、49.55%和76.61%。
從凈利潤增值率來看,今年前三季度食品飲料上市公司營收增值率超過20%的公司有39家,其中,有8家公司的凈利潤增值率超過100%,分別是海欣食品、惠泉啤酒、舍得酒業、星湖科技、金達威、百洋股份、老白干酒和*ST因美。而順鑫農業和水井坊的凈利潤增幅分別達到97%和90%。
總體來看,100家食品飲料上市公司中,有69家公司在今年1—9月實現了凈利潤的同比正增長,占比達到69%。
而凈利潤增幅最大的海欣食品,今年1—9月實現營業總收入7.29億元,同比增長20.9%;實現凈利潤2679.49萬元,同比增長206.43%。該公司方面表示,報告期內主要得益于品項和渠道結構優化,加強內部管控,延續穩中向好的良好趨勢,銷售收入和毛利率增長均超出預期,凈利潤實現同比大幅增長。
10家公司虧損
據Choice數據統計顯示,100家食品飲料上市公司中,有10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為虧損。分別為西藏發展、廣澤股份、深深寶A、蘭州黃河、廣東甘化、*ST皇臺、皇氏集團、中葡股份、蓮花健康和*ST椰島,其中*ST椰島在報告期內虧損最多,為1.63億元。*ST椰島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的凈利潤同比下降了4843.68%。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ST椰島在公告中指出,公司營收下滑是由于酒類、房地產和貿易收入同比減少所致,凈利潤暴跌則主要是因為酒類和房地產收入減少,且銷售費用增加所致。
根據公司發布的三季度經營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公司中高檔酒類鹿龜酒、海口大曲系列、原漿酒系列銷售均大幅下降,企業主推的中檔海王酒下降48.51%。
縱觀A股食品飲料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表現,雖然有的公司業績不理想,但多數公司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另外,在前三季度,從基金公司發布的持倉數據可以看出,食品飲料板塊的占比較大,足以看出資金對于食品飲料板塊類上市公司的青睞。
細分行業
酒業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
值得一提的是,100家食品飲料上市公司取得4849.48億元的營收總額中,19家白酒上市公司貢獻了1572.77億元,占比超過三成。
數據顯示,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僅有*ST皇臺和金種子酒兩家公司營收同比下降,其他17家酒企均實現了營收的同比增長。其中,水井坊、山西汾酒、老白干酒3家公司的營收增長率超過40%。
從凈利潤增幅來看,金徽酒、青青稞酒和金種子酒3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14家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20%。其中,舍得酒業和老白干酒的凈利潤增長率超過100%,分別為186%和109.2%;而順鑫農業和水井坊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97%和90%;古井貢酒和山西汾酒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57.46%和56.89%。
對于白酒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根據公司公告可見,高端白酒的銷售向好是帶給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高端白酒的市場格局沒有變化,行業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兩極分化明顯。”酒業分析師稱。
乳業競爭激烈
伊利實現收入和凈利雙位數增長,“金典”“安慕希”“金領冠”“巧樂茲”“甄稀”等重點產品系列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0%以上;公司新品銷售收入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了5%。據凱度調研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伊利常溫液態類乳品的市場滲透率為81.2%,比上年同期提升了2.7%。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嬰幼兒配方乳粉在母嬰渠道的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38.7%。
光明乳業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5.64億元,同比下滑5.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94億元,同比下滑25.53%。光明乳業表示,第三季度業績低于市場預期,主要是常溫品類受制于激烈的競爭格局,表現欠佳。上半年,受到競爭壓力,公司的莫斯利安酸奶和部分低溫酸奶銷量出現下滑。
2018年,對于整個乳業來說,市場競爭依然比較激烈,特別是在嬰幼兒配方乳粉注冊制下,奶粉行業也處于洗牌過程中。
調味品風景獨好
縱觀調味品企業的發展,目前已經上市的10家糧油調味品企業業績表現出色,即便西王食品營收同比下滑0.73%,其凈利潤卻大增40%。但是,加加食品營收和凈利出現了雙降。
海天味業、西王食品、中炬高新、道道全、涪陵摘菜、恒順醋業、千禾味業、佳隆股份8家企業實現凈利潤增長20%以上。
最近10年,我國調味品每年平均增長幅度超過了15%,行業總產值早已超過1400億元,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
轉自:證券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