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大對農產品品牌的保護力度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16





      陽澄湖大閘蟹被“冒名”等現象也折射出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品牌的認可。打造農產品品牌有著如此良好的市場基礎,理應全力推進
     
      金秋食蟹正當時,陽澄湖大閘蟹又一次成為熱點。據媒體報道,近年來當地注重生態環保限制養殖,螃蟹減產,一些蟹商便“摻起了水”——江蘇某地養殖的螃蟹送到陽澄湖地區某銷售點,商販給螃蟹套上防偽扣、裝進包裝盒,搖身一變成為“正宗陽澄湖大閘蟹”,還有臨近地區的一些商販,也將本地螃蟹“改姓”“陽澄湖”來賣。
     
      被“冒名”的不僅僅是陽澄湖大閘蟹。近年來,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向深入,一批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逐漸打響,五常大米、洛川蘋果、贛南臍橙、膠東白菜等都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這些品牌猶如金字招牌,帶動了一批優質農產品產銷兩旺,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但由此也帶來一些區域品牌被頻繁“冒名”、產品魚龍混雜的市場亂象。如五常大米的產量有限,但市場上銷售的大米數量明顯高于實際產量,有一些是摻了外地大米的“調和米”“香精米”。
     
      對于這種市場亂象,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監管、嚴加查處,規范市場秩序。但從市場需求的角度看,這種情況也折射出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品牌的高度認可。打造農產品品牌有著如此良好的市場基礎,理應全力推進。
     
      地方政府和行業組織應當做好總體規劃,引導、幫扶本地特色農產品樹立自己的品牌。一方面要尊重品牌規律,積極打造、推介本地優勢品牌;另一方面應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強化科技支撐和規模化、標準化建設,支持本地龍頭企業建立產品可追溯體系。尤其是對于帶有地域性特點的區域性公共品牌,應加強區域聯合協作。有關部門也應廓清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地域范圍,出臺明確的品質標準,解決相鄰或相似產區打“擦邊球”“口水仗”等問題。
     
      對廣大農業生產者和經營者來說,也要樹立鮮明的品牌意識。在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過程中,要認識到提高農產品質量、保證農產品安全是打造品牌的基石。要按照標準組織生產管理,規范產前、產中、產后的配套生產技術標準,穩定農產品的內在品質。市場中的無數事例已經證明,優勢品牌并非一成不變,只有在細分市場、產品改良和營銷策略上持續創新、努力,才能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此外,打造培育農產品品牌,還要加大對品牌的保護力度。監管部門應重視農產品品牌打假,特別要在產品上市期間加強舉報、曝光和懲戒力度,避免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邱超奕)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酒企密集發布2017年銷售策略 兼并重組望成趨勢

      3月23-25日,第96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將在成都召開,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就此發布了經營、招商相關的策略。多位酒業專家表示,2017年白酒市場集中度將不斷提升,白酒行業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兼并重組將成趨勢。
      2017-03-21
    • 食鹽專營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將建信用管理制度

      食鹽專營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將建信用管理制度

      國務院法制辦近日就《食鹽專營辦法(修訂送審稿)》和《鹽業管理條例(修訂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送審稿強化食鹽安全管理,要求建立食鹽信用管理制度,從食鹽生產、批發等方面,進一步保障食鹽質量安全和供應安全。
      2017-03-21
    • 乳業應向現代化生產要競爭力

      我國乳業競爭力不足在于高成本,因此要加快建設現代乳業產業體系。一是降低養殖成本;二是優化產品結構。
      2017-03-21
    • 食品標準體系“瘦身”后仍存混亂:交叉、重復、脫節

      “標準一大堆,不知用哪個”——2013年起,國家衛生計生委全面啟動食品標準清理工作,梳理出近5000項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以及行業標準,最后整合發布為約1000項標準的各類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目錄。
      2017-03-21

    熱點視頻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發展 世界機遇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發展 世界機遇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