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流通發展促進中心發布《消費升級背景下 零食行業發展報告 》(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隨著消費升級窗口期的到來,零食行業蓬勃發展,總產值規模呈現快速上升趨勢,從2006年的4240.36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22156.4億元,增長幅度達422.51%,年復合增長率為17.98%。報告還預測,到2020年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將接近3萬億元。
報告稱,零食是與“主食”相對應的食品,是沖動型購買的非必需消費品,附著社交、娛樂、休閑等多重屬性。隨著消費升級步伐加快,零食行業發展迎來了春天,從以簡單補充飲食需求為核心的粗放經營“1.0 版”,到居民健康生活理念崛起時代以改進產品品質為根基的“2.0 版”,再到考慮多元消費場景、 融入文化休閑元素打造主題零食品牌“3.0 版”,直至進入貼合顧客物質消費、精神愉悅全方位需求,繼而企業與客戶彼此互動,共同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的“4.0 版”新時代。
“零食行業既是消費升級的受益者,也是消費升級的推動者。”報告課題組長、商務部流通發展促進中心研究員陳麗芬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一是消費環境升級,消費者敢消費、愿消費。二是消費能力升級,零食消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三是消費內容升級,“質”的訴求覺醒,消費者期待個性化、實現自我的社會認同,商品服務背后寄托著情感需求。四是消費方式升級,網絡科技發展,購物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消費理念轉變,消費金融流行,消費時間變長,消費半徑變寬,消費預期提前,消費多元化、碎片化。
據介紹,近年來,零食行業以絕對的優勢在快速消費品市場中崛起,呈現出“快、廣、多、變”特征,成為未來快速消費品市場中最具前景、最有活力的行業。
值得關注的是,零食企業在多樣化、多場景、高品質、高頻次的消費訴求驅動下,重新審視自身的發展戰略與經營策略,進行經營模式迭代或深化,紛紛構建升級圖譜。報告舉例稱,“良品鋪子”在根植線下門店的同時,利用互聯網渠道快速拓寬市場,并對實體門店的整體形象和高品質消費體驗進一步升級,成為全品類零食品牌零售商中定位高端市場的典型代表。以線上大眾零食銷售為起點的“三只松鼠”在近年來采取了“一 城一店”的實體門店開店策略,將線下體驗作為構建其“賣萌”品牌形象的有效補充。以線下門店起家的“百草味”經過多次戰略調整, 重拾全渠道戰略……全品類零食品牌零售商亮麗的成績,展現了 “舌尖上的中國”,豐富了消費升級圖景。
報告也指出,零食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可回避的短板,擁抱春天還需進一步苦練內功。例如,同質化競爭普遍存在,企業盈利空間受限。“重營銷宣傳、輕產品研發”阻礙行業創新進程。質量安全是競爭取勝的法寶,也是困擾行業前進的頑疾。出海之路已開啟,但品牌的國際化進程仍緩慢。
陳麗芬建議,零食行業發展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政府“引路”、企業“劃槳”。一是兼顧“放水養魚”和“織緊法網”,為國內零食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政策監管環境。二是加快數字化轉型,實現零食企業從研發、生產、推廣、銷售及顧客反饋的生態閉環,實現全流程的精細化管理和終端的精準化服務。三是以顧客為原點,展開差異化經營,捕捉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如影隨形改變產品和營銷策略。四是堅持深度專業化和綜合集成化的雙輪驅動發展。五是借力跨境電商,推進品牌國際化。(記者 孫韶華)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