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輔食行業規模增長 國內企業發展極具潛力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5-18





      嬰兒輔食是指嬰兒階段除了母乳之外,還應給予寶寶一些固體實物。嬰兒輔食包括嬰兒米粉、泥湖狀食品以及其他一些家制食品。
     
      行業現狀分析
     
      數據顯示,隨著國內嬰兒輔食技術水平的提高和企業產能的不斷擴大,預計未來幾年內,我國嬰兒輔食行業產量仍將保持波動增長趨勢,2018年我國嬰幼兒輔食產量達到13.24萬噸,同比增長15.1%,預計到2024年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產量將達到25.03萬噸。
     
      隨著國內消費者對嬰兒輔食認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內經濟發展,我國嬰兒輔食消費群體將會不斷增長,2018年我國嬰幼兒輔食需求量達到32.27萬噸,預計到2024年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需求量將達到55.57萬噸。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以及科學育兒觀念的不斷深化,我國嬰幼兒輔食行業消費規模持續上升,近十年的市場消費增速保持在20%左右,2018年的市場規模接近300億元,預計到2024年我國嬰幼兒輔食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36.23億元。
     
      從產品消費構成來看,谷類輔助食品是目前嬰幼兒輔食行業的主要產品類別,約占55%;輔零食目前消費占比約為25%;佐餐輔食和輔食營養補充品的消費占比均在10%左右。
     
      行業發展影響因素
     
      從近十年我國嬰幼兒輔食行業的總體發展來看,2008—2018年的復合增速約為19%,嚴格來說,市場增速并不是很快。專家分析認為,造成我國嬰幼兒輔食在過去十年間增長有限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在消費習慣上,國人對于嬰幼兒輔食的認知主要還是停留在家庭制作式,對于專業營養米粉這類輔食產品接受度不高。
     
      二是在產品供給上,在很長時間內,我國嬰幼兒輔食生產企業數較少,而且品牌知名度不高,國內市場基本被嘉寶、亨氏、禧貝等國際品牌壟斷,尤其是在國產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嬰幼兒食品行業國產品牌整體均受到影響,也給我國嬰幼兒輔食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行業消費趨勢
     
      2017年以來,我國針對嬰幼兒輔食行業監管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尤其是2018年以來,先后出臺了《關于發布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的公告》《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監管的規定》《嬰幼兒配方食品備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政策法規助力行業發展,2018年被稱為“嬰幼兒輔食行業元年”。
     
      2016年全面二胎放開以來,國內新生人口數激增,較2015年度增加131萬人,政策效果逐漸顯現。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正式實施,我國每年的出生人口數量將穩定增長。而出生人口的增加,也將給嬰幼兒輔食食品帶來潛在的需求量。
     
      從目前我國消費者對于嬰幼兒輔食產品的關注度來看,營養成分和產品安全性的關注度分別為76.8%和65%,是關注度最高的兩個點;其次是寶寶是否喜歡;用戶口碑和品牌知名度的關注度也在20%以上,而對于價格和包裝的關注沒那么多。所以說,對于我國嬰幼兒輔食行業企業來說,產品的營養性和安全性是企業最應該考慮和發力的點,雖然目前國內嬰幼兒輔食行業外資品牌的市占率較高,但由于市場空間還較大,未來對于國內企業來說機會仍較大。
     
      除了政策的推動,居民消費升級的推動以及育兒觀念的轉變等也是我國嬰幼兒輔食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而目前我國嬰幼兒輔食的市場滲透率約在20%,即使未來嬰兒出生量不及預期,但隨著滲透率的不斷提升,我國嬰幼兒輔食行業依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