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艾媒咨詢發布了《2019中國茶行業市場大數據及標桿商業模式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圍繞中國茶葉行業基本面、茶葉種植情況、國內市場、電商平臺銷售、茶葉后市場之新式茶飲案例、市場未來發展趨勢等進行分析解讀。
產量產值保持增長
數據顯示,中國茶葉總產量呈持續穩步上漲趨勢,2018年中國茶葉總產量達261.6萬噸,比上年增長12.0萬噸,增長率為4.8%。茶葉產值方面,2017年,中國茶葉總產值1949.6億元;2018年,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2157.3億元,增長率為10.7%。
出口量出口額方面,數據顯示,中國茶葉出口量穩中略增,2018年,中國茶葉出口量為36.6萬噸,出口額達到17.8億美元。
中國茶葉行業的生產以及消費依然以綠茶為主。報告指出,中國茶葉不同品類生產中,綠茶產量遠高于其他品類,2018年綠茶的生產量為172.2萬噸。另外,中國茶葉不同品類在國內外的消費以綠茶為主,2018年綠茶出口量為30.3萬噸,占比為82.9%。2018年綠茶內銷量為120.6萬噸,占比63.1%。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茶葉產量產值不斷上漲,出口量出口額不斷增加,內銷量與內銷額也不斷提高,茶行業未來發展有巨大的潛力。
茶產業鏈基本形成
2019年,中國茶葉行業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包括上游種植采摘、中游生產加工、下游銷售市場以及向后延伸的市場。同時,也形成了具有規模的線上茶葉市場。
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9年,中國茶葉線上規模市場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截至目前,中國茶葉線上市場規模達到235億元,相比2018年,增長了14.6%,預計將于2021年,增至298億元。
中國茶葉企業如小罐茶、大益茶和藝福堂,通過整合上中下游資源,已成科研種植、技術生產和多渠道銷售的一體化全產業鏈規模。其中,小罐茶整合上游茶園資源,并重視技術革新,建立智能化工廠,形成大規模的茶園和生產加工廠,于2019年收獲了4億元人民幣的融資資本。
另外,中國茶衍生品市場規模潛力巨大,數據顯示,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超過900億元,喜茶和奈雪の茶等新式茶飲品牌迅速崛起。
中國茶飲市場的興起,帶動了年輕一代消費者對茶葉的消費熱情。如新式茶飲品牌喜茶,用創新的產品設計、良好的定價策略以及精準的市場定位,成功開拓出新式茶飲的市場,收獲4.0億元的融資,完成布局31個地區。值得一提的是,喜茶不斷升級自身的模式,從實體店升級到重視用戶體驗設計感強烈的茶飲店,再到線上微信小程序結合線下店鋪的新零售模式。
目前,中國茶葉供大于求、產大于銷的問題一直需要解決,而隨著中國茶行業后市場之新式茶飲的崛起,茶葉市場被進一步擴大。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茶企向茶衍生品市場拓展業務,創新茶葉銷售形式和渠道,改善銷售狀況。
此外,對中國典型茶葉品牌和新式茶飲品牌進行綜合分析發現,中國茶行業的未來發展將離不開新零售的大趨勢。實現線上線下雙渠道,并打通線上線下渠道的溝通,同時結合大數據,建立用戶特征數據庫,了解目標用戶行為和特征,對用戶進行精準推廣和銷售,提高復購率。
茶企拓展海內外市場
報告指出,未來茶企可以向茶衍生品行業發展,實現產品多元化。同時,可借“一帶一路”拓展海外市場。
在“十三五”期間,國家發改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5-2017)》,根據《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確定標準化工作任務,該政策推助了茶行業,幫助深化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茶葉企業的發展。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這為中國茶類商品品牌擴大了拓展海外市場的機會,同時也增多了海內外交流的機會,因此可以幫助中國茶品牌提出創新點,實現國內外的同步發展。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