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舉行的第21屆FAO/WHO(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亞洲協調委員會上,由中國代表團提出的《速凍餃子》、《粽子》兩項標準成功立案。
據參會方三全食品相關負責人介紹,水餃、粽子是中國傳統食品,如果沒有國際標準,相當于在海外市場不能通行,只能在少數華人超市售賣,且產品局限在全素種類。三全食品每年出口額在兩三百萬美元左右,與國內市場相比規模仍然較小,而標準已成最大障礙。
與我國相比,由于韓美相關食品標準互認,韓國希杰集團旗下速凍水餃、面點、包子等產品在美國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情況,“這也證明了傳統食品在海外有市場需求”。
早在2016年4月召開的全國米面食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二屆速凍米面食品分技術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上,三全食品創始人陳澤民就曾建議,中國速凍食品行業想要更好地發展,就必須提高速凍產品的標準化水平,把中國傳統美食推向世界。
在2016年9月召開的第20屆FAO/WHO亞洲協調委員會上,國家衛健委、農業農村部、中國商業聯合會、三全食品、五芳齋等2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正式提交了《速凍餃子》、《粽子》兩項國際食品與法典委員會(CAC)區域標準的項目文件,其中就相關產品的國際貿易量、主要食品安全問題等做了闡述。
據了解,三全食品作為速凍米面食品分技術委員會承擔單位,從整理項目到立項提案,對速凍餃子產品定義、標準制定目的意義、中國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各國之間的貿易量和貿易格局、國際或區域市場潛力、該商品標準化的可行性等方面進行了調研和深入研究,為《速凍餃子》、《粽子》兩項國際標準正式立項提供了數據和資料。
三全食品相關負責人認為,“在國際標準的游戲規則下,以前都是歐美企業說了算。中國是速凍水餃、粽子等產品出口量最大的國家,制定《速凍餃子》、《粽子》等國際標準,有利于擴大我國在國際標準上的話語權。”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