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入局漸增 市場反響平平 人造肉的春天會來嗎?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2-06





      趁著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豬肉價格高企的"契機",人造肉、植物肉等產品"概念變現",成為時下吸引眾多眼球的熱門商品。今年5月剛上市的"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第三季度財報表現良好,超出分析師預期,提振了市場信心。人造肉迷人的市場前景正在逐漸顯現,看好中國市場的新老品牌、中外企業都在摩拳擦掌。業內人士預計,明年人造肉產品將全面上市。


      香港企業家楊大偉近來很忙碌。他創始的植物肉品牌OmniPork新豬肉11月初正式登陸內地市場,除了與酒店和連鎖西餐店成為合作伙伴推出菜品外,其產品將于11月底在天貓國際旗艦店上線。


      在11月上旬于北京舉辦的第二屆未來食品高峰論壇暨北京植物基產品博覽會上,本報記者看到,OmniPork新豬肉的展位人氣頗高,不少參會者駐足品嘗由這款植物肉為原料而烹制的各種小吃。


      OmniPork新豬肉零售形式為230克/袋的冷凍碎肉,售價為30元,外表上看與真豬肉差不多。楊大偉表示,OmniPork新豬肉更適合中式烹調,例如做成藕盒、餃子、包子等。其蛋白質配方主要來自豌豆、非轉基因大豆、香菇和米,與真豬肉比,優點在于零膽固醇、無抗生素、無激素、零殘忍,飽和脂肪與熱量含量更低,同時能提供更多的膳食纖維以及鈣和鐵。


      目前,OmniPork新豬肉已被香港、澳門、臺灣、泰國及新加坡超過1000多家飯店和餐廳使用。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是OmniPork新豬肉在登陸內地的首家酒店合作伙伴,連鎖西餐廳Wagas也推出了以OmniPork新豬肉為食材的新菜式。


      楊大偉不僅僅推廣自己的產品,還代理了數個海外素食品牌,例如美國熱賣的Alpha Food植物雞塊、美加植物肉品牌Gardein、Daiya純素芝士、Califia植物奶等健康食品。


      實際上,植物肉并不是新興產品,中國有著悠久的素食文化傳統和數量不小的素食人群。市面上的素食餐廳能用豆制品和調味料模仿多種葷食,從外觀到口感都相當逼真。


      齊善素食在展位上將各種產品一字排開,如植物牛排、植物香腸、東坡肉、素海參等,請參會者品嘗。展位負責人范女士告訴記者,齊善素食已成立26年,是國內第一家工業化生產素食食品的企業,目前產品超過500款,暢銷的產品達300多款。"我們的產品屬于中式素食,配方和做法與國外產品不一樣。為了滿足年輕人輕食簡餐的需求,我們推出了植物牛排。像素肉、東坡肉等產品都是半成品,消費者拿回家簡單加工就能吃。"


      除了上述兩家植物肉品牌,還有不少相關企業參展。美國品牌Beyond Meat帶來了未來漢堡和未來香腸,國內首家細胞培育肉企業Avant Meats帶來了細胞培育魚肉在中國的首秀,國內植物肉廠家也帶來了許多產品,例如素蓮食品的植物肉松、初創企業珍肉的植物肉XO醬,天津美康食品帶來了制作漢堡的植物肉餅及具有中國特色的植物肉獅子頭。這些展商的理念大多相同--素食不僅可以兼顧健康和美味,還能為減少碳排放、防止全球變暖添磚加瓦。


      在第二屆未來食品高峰論壇上,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給出的一組數據展現了人造肉市場的巨大潛力:有機構預測,10年內,全球人造肉市場規模將達1400億美元,占肉類市場份額的10%;到2050年,肉制品市場需求缺口將達到3800萬噸。


      咨詢公司歐睿國際的一份市場調研報告指出,中國的素食產品市場發展蓬勃,2015年至2020年,市場平均年增長率為17.2%。


      現代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也被視作促進人造肉行業發展的動力之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在論壇中表示,中國人的膳食結構以動物性食物蛋白為主,這導致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直線上升,農村地區更為明顯。解決中國居民膳食結構問題需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要求每人每天平均25克,而中國人膳食纖維平均攝入量仍然處在較低水平,只有10克左右。他認為企業應多思考多探索怎樣才能生產更好的食品。


      薛巖表示,替代蛋白的創新源自人們對食物新的需求,現在消費者對各種替代蛋白尤其是肉類替代品的興趣空前高漲,這場革新必須有更多的技術投入。對于人造肉是否將替代傳統肉制品的問題,薛巖表示,"植物肉、細胞培育肉與傳統肉制品之間是協同合作而非競爭的方式存在,它們可以共同擴大這個全新市場的體量。"


      目前國內人造肉尚缺乏相應標準,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正在推進完善相關標準的出臺。這一2018年11月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營養指導工作委員會、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辦公室共同發起的聯盟,目前已有150多家企業成為正式成員。


      "雖然前景很好,但目前市場變化并不明顯,人們的飲食習慣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轉變。"范女士表示。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人造肉”即將端上美國人餐桌

        據美國《科學》雜志近日報道,實驗室培育的肉類產品,俗稱“人造肉”,很快就會出現在美國人的餐桌上。美國農業部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近日宣布,他們將聯合對這種肉類的生產進行監督,以便其可以被安全地出售給全...
      2018-11-26
    • “人造肉”成新風口,但離擺上餐桌還有多久

      無論是從生產技術,還是從肉的營養、味道和價格來看,人造肉離真正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還有不短的距離。
      2019-05-09
    • 中國第一代“人造肉”預計9月上市 口味與真肉接近

      隨著比爾·蓋茨等大腕力挺的“人造肉”研發和制造企業受到市場追捧,以及漢堡王等快餐品牌在美國推出人造肉漢堡,“人造肉”成為新風口。
      2019-08-20
    • 國產人造肉概念紅火 短期難撼大豆市場

      近期,廣州日報報道了人造肉概念紅火現象,引發業界不小關注,而中國首批人造肉恰好日前揭開神秘面紗,被制成雞肉卷、獅子頭、漢堡、冷面等產品亮相,有國內消費者第一時間嘗到人造肉食品“頭啖湯”。
      2019-08-27

    熱點視頻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