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國家公園建設若干財政政策意見出臺 明確五大重點支持方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0-09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財政部、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局)《關于推進國家公園建設若干財政政策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財政保障制度。

      《意見》提出,到2025年,充分發揮財政的支持引導作用,不斷豐富完善財政政策工具,創新財政資金運行機制,基本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財政保障制度,保障國家公園體系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到2035年,完善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財政保障制度,為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意見》要求,財政支持重點方向涉及: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國家公園創建和運行管理、國家公園協調發展、保護科研和科普宣教、國際合作和社會參與等。在支持國家公園協調發展方面,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開展生態管護和社會服務,吸收原住居民參與相關工作。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妥善調處矛盾沖突,平穩有序退出不符合管控要求的人為活動,地方對因保護確需退出的工礦企業及遷出的居民,依法給予補償或者安置,維護相關權利人合法利益。引導當地政府在國家公園周邊合理規劃建設入口社區。

      《意見》明確,將通過合理劃分國家公園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和統籌力度,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落實落細相關稅收優惠和政府綠色采購等政策,積極創新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建立財政支持政策體系。

      《意見》提到,優先將經批準啟動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的國家公園候選區統籌納入支持范圍。對預算績效突出的國家公園在安排林業草原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國家公園補助資金時予以獎勵支持,對預算績效欠佳的適當扣減補助資金。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對劃入國家公園內的集體所有土地及其附屬資源,地方可探索通過租賃、置換、贖買等方式納入管理,并維護產權人權益。將國家公園內的林木按規定納入公益林管理,對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商品林,地方可依法自主優先贖買。

      《意見》還提出,鼓勵在依法界定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主體權利和義務的基礎上,依托特許經營權等積極有序引入社會資本,構建高品質、多樣化的生態產品體系和價值實現機制。鼓勵金融和社會資本按市場化原則對國家公園建設管理項目提供融資支持。利用多雙邊開發機構資金,支持國家公園體系、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生態系統相關領域建設。


      轉自: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