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短視頻已成為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哈爾濱因短視頻爆火“出圈”,潮汕英歌舞通過短視頻展現獨特魅力,許多小眾景點也因短視頻被大眾所知曉。可以說,短視頻為文旅產業帶來了多重賦能。
首先,它打破了信息傳播的時空限制。生動的畫面、明快的節奏,能瞬間吸引觀眾的目光;輕輕滑動手指,人們就能欣賞到千里之外的美景和美食。例如,新疆阿勒泰的草原、江西婺源婺女洲的古建筑等,都是通過短視頻走進了大眾視野,令人向往,產生出游的念頭。
其次,短視頻的社交屬性激發了用戶互動。點贊、評論、轉發等功能讓線下游客與線上觀眾形成良性互動,推動話題裂變傳播。像“爾濱,你變了”這樣的熱梗,正是通過短視頻的討論,為哈爾濱旅游持續加熱。
再次,短視頻還助力挖掘城市文化內涵。比如川、渝的“江湖”文化通過美食、方言等元素,在短視頻平臺上塑造出獨特的城市個性。
“文旅+短視頻”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內容同質化嚴重。許多文旅主題短視頻只是千篇一律的景點打卡或美食展示,缺乏創意和深度,不足以展現地方特色。比如一些古鎮的短視頻,僅拍攝幾條古街、幾家店鋪,并未深入挖掘背后的歷史與人文。另一方面,虛假宣傳時有發生。有些短視頻創作者為博眼球,夸大景點特色,導致游客實地體驗后產生心理落差,對當地文旅形象產生負面影響。
此外,短視頻爆火與文旅服務保障之間往往存在“時差”。如果景點突然走紅,但基礎設施和接待能力沒有同步提升跟上,一旦迎來大量游客,就會引發交通擁堵、住宿緊張等問題,影響體驗感。
“文旅+短視頻”要達到最優效果,需要多方協作。創作者應提升內容質量,深入挖掘文旅資源內涵,創新表現形式;文旅部門需加強監管,規范宣傳行為,同時利用短視頻大數據預判客流,提前規劃設施和服務。平臺方也應優化算法,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推薦力度。
人們要看到短視頻為文旅產業帶來的流量紅利,更要認識到,只有實現文化深度與傳播效果的統一,才能真正釋放“文旅+短視頻”的融合價值。(斐 然)
轉自:中國文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